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腦洞大開的充電技術介紹:電軌電弓還有車震

        腦洞大開的充電技術介紹:電軌電弓還有車震

        作者: 時間:2018-08-08 來源:網絡 收藏

        是目前純電動汽車的主要瓶頸,所以各大汽車廠商拿出了千奇百怪的解決方案。內燃機增程,減重都已經是過去時,為了增加一些,工程師們的腦洞遠遠超越了前瞻設計師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85899.htm


        大家都坐過地鐵吧,北京地鐵多采用第三軌取電的設計,一些城市諸如香港則采用電弓取電。總之車輛上會有一些突出物,連接路軌旁邊或車頂的電網。這一套路已經被汽車工程師們學會了。有海外媒體爆料,本田公布了最新的專利技術,用于解決充電問題。


        該專利顯示,車輛將配備一個可展開的的手臂與電軌接觸。當手臂展開時,會連接至沿線道路中架設好的充電電軌。這條電軌將連接到電網,并將使汽車充電。這一專利的好處是,車輛可在行駛中充電,為車主節省了不少時間,并且比在路面下方嵌入感應線圈的想法更容易實現。


        無獨有偶,瑞典交通部正在研發的電動道路系統也有類似設計。不過這一系統主要目的是解決重型卡車的環保問題。目前他們在瑞典桑德維肯的E16號公路上假設了一條專用的測試路線。在這條專用道路上,距離地面18英尺高度,鋪設了電網。車輛通過類似電氣化鐵路使用的受電弓,從電網上取電。其實,國內部分城市,例如北京的無軌電車和這一想法很接近。

        受電弓比無軌電車的集電桿要方便一些,只需接觸即可,無需準確卡在集電桿頂端的滑觸槽中。但是在變換車道時,集電桿是可以被電網拖動的,底部需簡單的彈簧機構,而受電弓則需要借助外力,底部會有一套復雜的隨動系統。

        如果你覺得前面兩種充電方式不夠玄幻,那么奧迪的工程師們發明了另外一套被叫做eROT的懸掛系統。可能有人要問懸掛和充電有什么關系,懸掛吸收的振動能也是能量,能量也是可以被轉化成電能的。



        其實在奧迪之前就已經有另外一家德國企業ZF做過類似的嘗試。ZF的做法是在傳統液壓懸掛上鏈接一套真空閥,將液壓桶吸收路面震動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奧迪則采用另外一種思路,直接使用水平放置的電動阻尼器,取代了傳統的液壓筒,通過連桿將車輛的上下震動轉化為電機的軸向轉動。這一系統在平整路面的輸出功率并不高,但是到了老舊破損的道路上,輸出功率可以達到613w。不過目前這一系統只能應用于混合動力車型,奧迪相信,在這一技術的幫助下,未來的混動車型每百公里能夠節約燃油0.7L。

        目前已經實裝的動能回收技術,只是一個開始。工程師們在電池技術沒有太大突破的情況下,在想盡辦法在行駛中為車輛充電。前面看到的這幾種,算是腦洞比較大的。未來石墨烯材料應用之后,環境熱量即可為石墨烯電池提供電能,或許有一天我們沖自己的車哈口氣,也能跑個兩三公里也說不定。到那時候,主們就不不會再有續航恐懼癥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黄县| 乌拉特前旗| 襄城县| 岑巩县| 镇安县| 桓台县| 琼中| 枞阳县| 宁乡县| 平江县| 郓城县| 仙游县| 莱阳市| 南丰县| 肇州县| 海兴县| 沈阳市| 涟水县| 广灵县| 子洲县| 阳东县| 沭阳县| 富宁县| 伊川县| 花莲市| 磐安县| 通海县| 永康市| 稻城县| 常山县| 涪陵区| 蓝田县| 濮阳市| 常德市| 晋宁县| 宽甸| 皋兰县| 道真| 咸阳市| 玉树县|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