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芯片發家的比特大陸可能才是中國芯片的未來


2017年和2007年比較,海思、展訊和華大依然留在中國IC設計TOP10榜單上,原本在榜單上沒有出現的新公司比特大陸已經出現在TOP2的位置上,我們回顧,發現有幾個變化:
1、終端客戶變身芯片公司,華為終端業務從攝像頭、手機、乃至IOT硬件在不斷發展,手機業務更是常年躍居全國Top3,2017年華為和榮耀系列在國內銷量是1.02億臺,躍居全國Top1,擁有高出貨量因此往上游的芯片發展,拿著訂單和豐富的技術儲備、資金儲備去做芯片,為芯片業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類型的情況同樣發生在掌握終端產品巨大銷量的巨頭公司上,??低暋俣?、阿里巴巴等公司都有在芯片方面的布局。因此我相信,中國的芯片未來不一定在初創公司,由于芯片特征是典型的四高產業,第一技術高度密集;第二是人才高度密集;第三是資本高度密集;第四是市場高度競爭,因此,巨頭成為芯片公司更合理。
2、追逐新業務拓新才是王道,我們對比這10年的銷售額數據,國內Top1,海思取代華大,Top1的營收規模從14.62億元增長了26倍到390億元,而比特大陸占據國內Top2,營收規模從12.9億增長了11倍到143元,從業務形態觀察,海思從通信芯片業務延伸到IOT芯片、手機芯片、攝像頭芯片等泛場景芯片。另外,比特大陸則完全是創新業務,研發區塊鏈芯片,開拓了一個全新的市場,由于區塊鏈一度被熱捧,營收增速高于其他任何一個芯片賽道,一躍成為行業Top2,而未來我們認為機會來自于創新業務,AI和IOT將成為重點的價值賽道。
3、對于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三個占據全球90%算力的區塊鏈芯片公司而言,現在是最合適的上市時間窗口,從機會風口分析,沒有其他風口比區塊鏈來得更火熱,高速的營收和毛利增速為企業再研發和再生產提供的基礎,可預見的資金回報讓人才儲備和人才招募有了保障。另外,現階段處于區塊鏈芯片和AI芯片、IOT芯片的研發更替期,屬于行業投入階段,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構大部分處于錢荒的情況,像芯片資金密集型公司很難在一級市場投資機構獲得足夠的資金,因此盡快IPO,在二級市場募集資金,為AI和IOT大戰儲備足夠的彈藥。
4、我并不看好芯片創業,因為芯片特征是典型的四高產業,第一技術高度密集;第二是人才高度密集;第三是資本高度密集;第四是市場高度競爭。創業企業往往能補足兩個短板就很不錯了,而四個短板都能夠補齊就萬里挑一了,芯片競爭是全球化的,政策扶持和保護對芯片行業的競爭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創業企業大多不具備成為一流芯片企業的基礎,盡管區塊鏈沒有被國內主流所認可,但是其價值已經為三家中國初創芯片企業躋身到國際芯片競爭市場籌備了資金,拿到了入場券。
總結:投資科技公司應該看未來,而不是眼前,科技公司的變化是很快的,從上面的2007年和2017年Top10芯片公司名單對比,只有華為海思、華大和展訊仍然留在榜單中,其他7個已經被新的替代了,我們關注科技公司的市值增長應該看企業對新業務的拓展決心和方向把握,盡管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國際發家于區塊鏈芯片,但是未來都將定位是科技芯片公司,二級市場投資者應該更溫柔的對待他們,畢竟他們才是中國芯片振興的真正希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