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LED芯片行業的發展趨勢(附國內外知名廠商)
盡管單獨看幾大廠商擴產幅度驚人,然而整體產能擴增的幅度相對有限(145%),再考慮到以Veeco的紅牛,中微的A7以及部分Axitron的R6等大腔體新機臺成為主力機型后,K465i,CRUIS2及更早期的機型漸次退出市場,整體市場供給更為集中,產能增幅也比預期的要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80179.htm
加上地方政府的MOCVD設備補貼相對來說也更為集中。與早期的雨露均沾的模式不同,現在的地方政府更傾向于相機挑選補貼在市場經濟競爭中已經證明具有良好的運營與管理能力的公司。
補貼的力度也需要根據企業的實力和談判能力以一事一議的模式來確定,而具有優勢行業地位和良好納稅能力的公司在與地方政府的討價還價中處于更有利的地位。
從供給結構的角度看,因為三安2017~2018年的擴產進度與幅度僅僅略高于全行業的擴產速度,相比之下盡管擴產的絕對數量不小,但是相對華燦和澳洋,擴產動作顯得過于保守。
LED芯片行業的供給結構失去了轉化為類似半導體代工行業的結構的機會,可能會逐漸形成類似DRAM存儲器行業的三足鼎立格局。相比之下,假定CR3相等時,三足鼎立的結構缺乏穩定性,競爭強度高于一超多強,也高于雙寡頭結構。

以占據全行業利潤接近75%的盈利能力,作為行業龍頭的三安有實力犧牲部分利潤操作產能威懾的策略,逼退潛在進入者(兆馳)和迫使競爭對手(華燦,澳洋順昌)更謹慎的擴張。
LED芯片行業幾大寡頭之間雖然不會明目張膽的以正式協議的方式共同定價分配產量,但是越來越高的行業集中度,加之LED芯片需求較大的需求價格彈性,也會迫使各企業之間也很容易達成默契,主動限產保價。
簡而言之,2018年的LED芯片市場,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壟斷式定價,因此難以保持超高毛利的情形,但是也大概率不會再次像2015年一樣價格崩盤。三寡頭之間的默契和合作程度會成為決定2018年LED芯片價格趨勢的關鍵因素。然而三寡頭結構又具有天然的不穩定性,新的博弈模式還在形成中。
附國內外知名廠商:
國內知名廠商
1、三安光電
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色系超高亮度發光二極管外延及芯片生產廠商,主要從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化合物太陽能電池及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性能指標居國際先進水平。
2、華燦光電
華燦光電以技術為先導,匯集國際技術力量,包括MOCVD在內的世界先進水平的全套藍綠光LED外延和芯片生產線的生產規位列國內前列,在中國LED芯片市場已形成品質超群的良好口碑。
3、德豪潤達
廣東德豪潤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小家電、LED和新能源相關業務為主的集團性公司。主要業務包括LED芯片、LED外延片、LED照明、LED顯示屏、LED封裝、LED設備以及廚房小家電的制造和服務。
4、澳洋順昌
公司致力于中國金屬物流行業的開拓與發展,只要業務是LED芯片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5、乾照光電
廈門乾照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總投資超過3億元人民幣,是專業從事紅、黃、橙四元系LED外延片、芯片以及高性能砷化鎵太陽電池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6、聚燦光電
聚燦光電科技(蘇州)于2010年4月8日出資設立。主要提供所有白光制程的藍光芯片,包括8*15、10*18、20*38、40*40等產品規格,應用在商業照明、工業照明、室內照明,筆記本背光、電視背光等領域。
7、上海藍光
上海藍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一家從事氮化鎵基LED外延片、芯片研發和產業化生產的企業。主要產品有:氮化鎵基高亮度藍、綠光外延片及芯片。
8、同方光電
同方光電是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子公司,資金背景雄厚,主營白光芯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生產基地主要在江蘇南通(2013年,北京基地機臺已遷至南通)。目前公司MOCVD數量為59臺,排名全國第五。
上游外延芯片方面,公司依托清華大學的科研實力并結合中科院、部分臺灣地區研發團隊,成功掌握了芯片的關鍵技術,并申請國內外專利近百個。公司中小尺寸芯片現已被各大封裝廠家認可,目前其芯片產值規模僅次于三安。
9、圓融光電
圓融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32502)成立于2010年底,注冊資金2.4億人民幣,是國內專業從事全色系發光二極管外延片、芯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產業。
10、華磊光電
湘能華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由湖南省煤業集團等公司控股,屬國有控股公司,注冊資本3.88億元,公司目前主營藍、綠光外延片和白光芯片,芯片產品以中小功率為主。2015年公司已形成了年產GaN基藍綠光外延120萬片,芯片110萬片,燈具220萬盞的生產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