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地平線吳強:AI高等研究院是賦能產業的變革力量

        地平線吳強:AI高等研究院是賦能產業的變革力量

        作者: 時間:2018-05-08 來源:OFweek人工智能網 收藏

          4月23日,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在團隊,清華大學張鈸院士領銜的學者團隊,以及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在市場趨勢、巨頭加持、團隊過硬、戰略明晰、產品優越等利好因素下,被業界頻頻看好,或可領銜國內ADAS和自動駕駛領域。作為公司掌舵者之一,科技工程副總裁、工程院院長、南京研發中心總經理吳強博士接受了OFweek人工智能網的專訪,暢談其在“產學研”落地上的最新動作——主導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79564.htm

          一年前,因為英特爾的一個大手筆——153億美元收購ADAS領域龍頭Mobileye,激起了自動駕駛行業的層層浪花,以ADAS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公司迅速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這其中便包括地平線科技。10月,地平線宣布獲得來自英特爾的注資,并于年底前完成總額超過一億美元的A+輪融資。同時,英特爾全球副總裁Dan McNamara加入地平線董事會。正因此,不少業內人士猜測,地平線是否是英特爾在中國選中的“Mobileye”?

          成立于2015年7月的地平線科技,智能駕駛業務為ADAS和自動駕駛兩條線并行。雖然成立時間不算長,但因創始人余凱曾在百度擔任研究院副院長、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的身份,以及來自于世界頂級高校和著名科技產業園區的創業團隊,而被寄予了擔綱中國“智造”領隊的重任。

          去年5月,原Facebook總部高級主任研究員吳強博士正式加入地平線,作為資深云計算架構及大數據并行處理專家的他,擔任公司副總裁和首席云架構師,兼任南京研發中心總經理。對于吳強的加盟,余凱認為他在公司最為重要的戰略定位是:“從建設‘算法+芯片’的階段進入打造‘算法+芯片+云’三大技術引擎的新階段”。

          在“算法”和“芯片”之上,“云”的重要性是什么?吳強認為,是基于物聯網的產品線,依托云端做大數據的存儲支持和關聯分析。

          基于此,在日前舉辦的北京車展上,地平線發布了新一代自動駕駛處理器征程2.0架構,以及基于該架構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計算平臺Matrix1.0。相較于去年底推出的面向ADAS的征程1.0芯片,征程2.0是在高斯架構基礎上的升級迭代,是面向L3及以上伯努利架構的自動駕駛處理器。

          “行業預計達到L3級別的自動化大潮是在2022-2023年,地平線第二代和第三代產品正是針對這一波行業趨勢。”吳強表示說。

          另一方面,將地平線推向人工智能時代潮流前端的,除了市場趨勢、巨頭加持、團隊過硬、戰略明晰、產品優越,來自于產學研各界,以及政府的支持,也是其發展的源動力之一。4月23日,在地平線團隊,清華大學張鈸院士領銜的學者團隊,以及南京市政府三方合力下,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其前身是南京研發中心,作為原研發中心總經理的吳強博士,其主導了這次研發中心向研究院的轉型升級。

          研究院的成立背景為何?主要研究課題是什么?研究院與地平線科技的關系?……下面讓吳強博士來為我們一一作答。

          

        地平線吳強:AI高等研究院是賦能產業的變革力量

          在日前舉辦的GMIC2018上,吳強博士圓桌對話(右二)

          OFweek人工智能網:據了解,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是在您的主導下成立的,請介紹下研究院成立的背景。

          吳強:首先,我們最初的愿景是做成一個人才的培養平臺。目前人才在中國還比較缺乏,一線城市都普遍面臨核心人才招聘難的困境,南京作為二線城市就更加緊缺。無論是我們地平線公司的需要,還是當地市政府的訴求,都要求有人牽頭培養頂尖的AI算法人才,這是市場的實際需求;其次,與大部分企業創建的研究院所抱持的不同理念是,不會只向計算機算法人才開放,只對應到所研發的產品,我們會接納相關學科領域人才做AI的精細化培養,花6到12月的時間去培養沉淀,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這樣一來,通過人才轉化把池子做大,可以緩解AI算法人才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同時,我們也給國家多開通了一個人才培養渠道。

          另外,人工智能需要進行生態化建設。而目前的現狀是,無論巨頭像BAT,還是小型創業公司,都專注于幾個行業,比如較為容易商業化的自動駕駛,或者是智慧城市。但實際上,人工智能還可以和很多傳統行業相結合,去提高傳統行業的生產力,但目前為止在這一方面的涉足依然較少,比如整個能源行業,都有對安防、運營能力提升等方面結合AI算法的需求。

          盡管部分公司有挖掘傳統行業進行AI改造的市場需求,但因為出于商業利益,很難從技術角度,而非商業角度進行深入探索。在此現狀下,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挖掘商業價值,而是站在行業的高度,挖掘AI能夠給傳統行業賦能的真正變革力量,從而改變傳統行業自身的業態。

          以上,在人才稀缺的情況下通過多樣化人才培養方式,增加人才培養渠道,以及深入探索AI賦能傳統產業路徑是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成立的兩個背景。同時,我們研究院也得到了大批專家學者,以及南京市政府的支持,最終合力建成。

          OFweek人工智能網:目前研究院的課題研究方向是什么?有哪些規劃項目?

          吳強:目前有三個方向。首先會做一些基礎的前沿性研究,第二個方向主要和產業應用相關。此外,會從高性能計算,或者作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角度搭建。人工智能的研究離不開高性能計算,包括智能平臺的支持,這方面的研究也是必須的。

          項目方面,會以實驗室的方式進行,建立三到四個實驗室,主要以視覺為主。目前確定的項目有兩個,一個是電力,一個是自動駕駛。電力方面,研究院與南京南瑞集團、廣東電力設計院,以及廣東電力公司都有早期接觸,電力項目在未來將會是研究院的重點探索項目,主要包括自動檢測,以及安全監測等方面的功能實現。

          OFweek人工智能網:研究院與地平線的關系為何?在公司的經營規劃中,該研究院具有怎樣的戰略地位?

          吳強:首先研究院是獨立實體,獨立的企業法人,有自己獨立的經營目標。

          其與地平線的關系主要是公司會給到研究院相關資源的支持,比如地平線有芯片,以及SDK的平臺,都可以提供給研究院使用,在這個基礎上做生態研究。所以,公司是資源提供方。另外,也希望通過研究院幫助地平線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地平線所感興趣的長久的科研項目,可以由研究院協助處理,雙方之間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

          OFweek人工智能網:未來五年預計完成技術研發合作項目100個,這個目標的完成路徑是什么?如何實現?

          吳強:政府孵化企業入駐,資金支持都有考核要求。實現路徑包括我們會成立專門的產品,包括項目轉化和孵化團隊。我們也成立了另外一家公司,專門配合做研究院成果的轉化和孵化工作。同時,也會通過舉辦人工智能賽事等方式吸引人才、團隊進入到我們的孵化器,與我們的團隊合作,共同開發項目。此外,我們在項目的方向制定上也充分考慮了與產業的高度相關性,在落地方面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OFweek人工智能網:您認為企業與學術,以及政界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否是“產學研”的最好落地方式?研究院在其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吳強:共同組建研究院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除了張鈸院士領銜的AI學者團隊所提供的支持,我們還會邀請到一些大學的兼職教授到我們研究院做項目合作,通過顧問,或者是聯合實驗室來進行項目上的合作,這就是產學研的落地。政府也可以通過項目合作,獲得政策咨詢等方面的政府智庫服務。同時,也可以給到周邊生態像公共平臺這樣的服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合作本身是三方共贏,但要避免過分形式化。目前很多產學研多方合作都無法避免形式化問題,我們也在致力思考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能更加脫虛向實,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切實培養AI人才,真正孵化出有價值的項目。

          OFweek人工智能網:您在硅谷有多年的工作經歷,對比來看,您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產業上發展的優劣勢分別是什么?

          吳強:基礎研究方面還是硅谷的技術要更強一些,美國的學術界對于前沿技術的研究更具先進性。高端人才的素質能力方面也普遍更高。中國表現比較突出的是在應用方面,無論是政府的支持度,還是社會的接納度都表現更好。

          中國雖然在整體科研水平和教育體制上距美國還有距離,但和二十年前相比已經有了巨大提升。尤其是從2011年開始,國內的很多公司已經開始奮起直追,越來越優秀。以BAT為首的科技巨頭已經接近了美國的技術水平。

          OFweek人工智能網:您去年加入地平線的時候,余凱曾表示:“公司從建設‘算法+芯片’的階段進入打造‘算法+芯片+云’三大技術引擎的新階段”。這一年來,公司在“云”上的建設情況如何?“云”建設對于公司的重要性為何?

          吳強:在“云”建設方面,最近一年,地平線逐漸開始實踐云端戰略,做端云協同的人工智能云服務。包括團隊的搭建,技術站的搭建,目前云平臺已經初具規模。

          今年是地平線的產品年,云平臺的建設是公司的重點戰略。地平線的所有產品都是物聯網化的,包括我們的自動駕駛汽車、攝像頭,它們都是senser,可以收集數據回來。而這些數據的存儲,則需要非常強大的云端做存儲支持和關聯分析,在這些基礎上變成服務再提供給客戶,這些都需要擁有強大的云端能力。

          OFweek人工智能網:有人認為地平線是英特爾在中國的Mobileye,對于這點您怎么看?

          吳強:外界往往這樣認為。確實,我們把英特爾看做戰略合作伙伴。我們做智能駕駛芯片,需要leverage,或者說需要英特爾整個生態鏈的戰略定位。作為傳統半導體行業領導者,英特爾也需要像地平線這樣有深度學習算法處理能力的公司進行戰略合作。一直以來,我們和英特爾都有很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他們去年也領投了我們A+輪的戰略融資。

          Mobileye是地平線在國際上兩個主要的Vier之一,是我們尊敬的對手,我們的產品也希望對標Mobileye。但地平線作為中國本土公司,算法更適合中國的應用場景,包括交通狀況,路況等等,都更適合中國,這是我們的優勢。Mobileye在行業中耕耘更久,70%的自動駕駛系統都使用Mobileye,我們也會像它學習,把地平線的業務拓展至全球。



        關鍵詞: AI 地平線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法库县| 洪泽县| 花莲市| 黑水县| 松滋市| 阜南县| 温宿县| 顺平县| 福建省| 莒南县| 揭阳市| 兴山县| 宜阳县| 嘉善县| 仙游县| 廊坊市| 青海省| 全州县| 平顶山市| 密山市| 隆尧县| 蒲城县| 监利县| 长汀县| 二手房| 略阳县| 阜阳市| 舟曲县| 嘉兴市| 渭南市| 克什克腾旗| 班戈县| 锡林浩特市| 皮山县| 西贡区| 和顺县| 张北县| 曲麻莱县| 石景山区|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