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中國的大博弈與小博弈
企業競爭的小博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4/378548.htm數字中國不僅僅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博弈,也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博弈,尤其是BAT三個巨頭之間的博弈。
在企業層面上,我們也能看到企業適應國家戰略帶來的種種變化。
2016年以來,阿里、騰訊都將眼光瞄準了“新零售”、“智慧零售”領域。阿里研究院就此前論斷,未來最大的數字經濟體將出現在中國。阿里甚至自我定義為,不只是電子商務平臺,而是依托現代通信技術和數據處理能力的商業基礎設施。
在云上,阿里的“零售云平臺”的庫存數據、用戶數據、交易數據和訂單數據全局共享。整條交易鏈上的人、貨和交易信息,都被匯聚到即時動態變化的平臺上。業務部門可以隨時根據這些內容作出實際調整。騰訊有關“智慧零售”的做法同樣豐富,我們暫且按下不表,下文再談。
百度則是不再僅僅局限成為一家互聯網公司,而是把自身的觸角延伸到汽車、家電等硬件廠商,把百度的對話式人工智能植入硬件之中,向開發者、硬件廠商和生態合作伙伴輸出AI能力。其自身的云計算能力也在不斷被輸出,賦予給了制造業、物流、金融、傳媒、政務等一個個細分領域。
BAT三家之中,變化最大的恐怕還是騰訊,尤其是馬化騰的“四年三變”,他的思路脈絡尤其能展現一家社交、游戲公司擁抱實體產業的決心。
縱觀他三年在兩會上的提案,可以發現其中有三個變化——2015年是“互聯網+”,2017年是數字經濟,2018年是數字中國。在馬化騰看來“互聯網+”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才是目的。
馬化騰“三年三變”,在兩會上把“互聯網+”升級為數字經濟再升級為數字中國并且為這個目標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原因在于三點:
1、2015年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分水嶺,它代表了純線上的失效。O2O的集中破滅是標志性事件。之前互聯網公司狂飆突進,但2015年以來,大家發現互聯網并非無所不能,和實體經濟進行數字化融合才能進一步下沉。
2、國家層面對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越來越重視。“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要建設數字中國;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以技術創新為“數字中國”提供支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以提速降費為“數字中國”建設助力。
3、技術層面AI、大數據、云計算這三駕馬車發展到了關鍵節點。“三駕馬車”的發展速度超乎想象。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實體產業如果是一個煤礦或者油礦的話,互聯網僅僅只是礦井,它只是讓地上可以通到地下。但是想要生產出可用的煤炭、石油,還需要云計算來挖掘數據、AI來提純數據,在背后提供技術支撐。
騰訊云的一縱一橫
從實踐來看,騰訊云成為了騰訊落地數字經濟的一把利刃。
4月12日在重慶舉辦的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演講中談到“一縱一橫一新”三個角度:
“一縱”指新經濟與傳統行業間的深度融合,是數字經濟縱向深化的過程;
“一橫”指向更廣泛的社會民生領域進行橫向擴展;
“一新”是指一縱一橫帶來的融合創新,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轉變;
“一縱”和“一橫”之間,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節點作用。
去看騰訊云這幾年來在數字政務、數字城市、智慧零售以及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運用就能看出“數字中國”的藍圖。
數字政務:騰訊云和云南省建設了智慧旅游平臺。前端,用戶可以通過APP、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去掃描購票、規劃行程等。后端則是數百個政府部門和數十萬家企業。可以一鍵投訴,幫助政府進行實時旅游管理,商家信用也會得到記錄。
數字城市:通過某項數據的變化,進行一系列的調整。比如當城市中涌入大量外來人口,交通出行、住宿、食品供應、醫療、垃圾處理等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整個過程是聯動,有機統一的整體,非割裂、條塊的,這背后的云端后臺大腦能為決策部門迅速提出動態調整方案,勾勒出近期及中遠期趨勢等等,并根據實際情況快速反饋并及時修正。
智慧零售:騰訊云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覆蓋店鋪選址、人群觸達、客群營銷、動線分析、產品導購、支付等各個領域到以及離店后持續觸達,可以幫助零售業實現數字化升級。而移動支付、社交廣告、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這些工具配合云計算能夠幫助商戶打通線上線下數據,優化購物體驗。沃爾瑪、永輝超市都在成為騰訊云智慧零售解決方案的受益者。
工業互聯網:騰訊云與三一重工之間的合作是典型案例。三一重工全球30萬臺設備接入云平臺,能實時采集近1萬個運行參數。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遠程管理設備群的運行狀況,實現了故障維修2小時內到現場、24小時內完成,大幅減輕了備件的庫存壓力。
從這幾個維度來看會發現,AI、大數據、云計算正在讓日常生活、社會管理、工業生產變得更精準——曾經的原始人刀耕火種毫無時間概念,但是鐘表和紀年方式讓人們的生活、生產從此變得精準。AI、大數據、云計算也是如此,它就像是一個精準的鐘表,讓一切生產、生活都盡在掌控之中。
我們過去總以為騰訊只是一家以社交、游戲見長的互聯網公司,它更多只是照顧到了人們的娛樂、情感需求。
在數字中國的建設中,騰訊云幫助騰訊從線上走到線下,逐漸和中國實體經濟融合在一起。這是互聯網公司“由虛入實”的最佳典范。
從過去的“插上電”到今天的“接入云”,騰訊云幫助各行各業通過接入云,獲得科技能力和AI能力,加快數字化步伐,也將直接推動數字中國的進程。
18世紀60年代,電氣革命之中,德國的西門子和美國的通用電氣曾經主導世界技術變革的進程,把人類從傳統的生產生活之中解放出來,奠定了今日的生活基礎。
在今天,掌握云計算和AI技術的公司也將繼續對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