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企業自主研發原位芯片 打破國外壟斷
廈企自主研發的原位芯片,出現在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實驗室里,這是中國原位芯片出口邁出的第一步。日前,由集美區產業投資公司支持孵化的初創企業——廈門芯極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原位芯片出口的企業而在業界引發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3/377422.htm

“原位芯片”聽上去專業拗口,但作為基礎材料,它就像一個支點,可撬動多領域的應用,且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在原位芯片的“助攻”下,電子顯微鏡觀測能力將大幅度提高,能全程高清拍攝每個原子的變化和運動軌跡,借由這項技術,可以研究汽車尾氣、廢水等。再比如,原位芯片高通量、少樣本量的特性,可滿足超快速體外診斷(如用尿液檢測微量蛋白、尿糖、尿酸等)的需求,比傳統的光學檢測精度更高,速度也更快。
目前,芯極已自主研發了多款研發分析原位芯片、應用原位芯片和多功能原位電子顯微鏡樣品臺,并將原位芯片技術應用于醫療檢測、生物分析、環保檢測等領域。合作伙伴包括華大基因、復星醫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業內領軍企業和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芯極已與中美尖端的MEMS加工平臺長期穩定地合作,并計劃分階段將芯片生產平臺全部引入廈門,進而打造芯片產業鏈。據悉,原位芯片的主要材質是硅,表層覆蓋納米級氮化硅薄膜,關鍵加工工藝目前仍被美國壟斷,如果把生產平臺引入國內,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