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品牌提高自主創新力 為國產手機逆襲“保駕護航”
編者按:國產手機廠商要想在競爭白熱化的智能手機市場逆襲,必須提高自主創新力,擁有自己的精準的品牌定位和核心技術,做手機廠商中的技術派和創新派,才能走的更長遠。
國內手機產業發展至今已近二十載,經歷了通信技術從2G到3G再到4G的變革,產品也從功能手機發展為智能手機。在此過程中,國內多個手機品牌通過提高自主創新力做大做強,帶動國內手機行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邁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3/377287.htm從品牌上來講,盡管三星、蘋果仍然是全球手機行業的核心力量,但是華為、小米、OPPO、vivo等品牌為代表的中國手機軍團和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尤其是在技術創新層面,新的應用層出不窮,展示了強勁的發展潛力。
像近日vivo智能手機發布的vivo X21屏幕指紋手機,搭載超高屏占比全面屏技術,取消了背面指紋設計,改用屏幕指紋識別技術,機身更加一體化,不僅具備AI逆光拍照等重要功能,更有全新加入的Jovi AI助理和眾多人工智能應用,其高通驍龍多核神經網絡加速芯片660AIE,將所有可利用多核心硬件資源整合用于人工智能復雜的神經運算,同時可并行處理更多AI任務。
除了技術上的創新,品牌定位上的創新同樣重要。華為nova系列正在逐步走出以往的科技高冷風格,主張年輕、娛樂和潮流的理念,在年輕人中留下青春潮流的印象。其新發布的手機nova 3e,搭載麒麟659處理器,采用異形全面屏,配備24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主打美顏自拍,在年輕人市場中反響不俗。
但同時要看到, 2018年1月中國手機出貨量為3906.4萬部,同比下降16.6%,預計2018年國內手機整體市場仍然不容樂觀。而且,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智能手機提供新的發展機會,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技術被應用到智能手機中,全面屏、人工智能成為發展的重點,后續發展乏力的廠商或許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