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紐約時報:5G時代大幕將啟,華為瞄準領袖地位

        紐約時報:5G時代大幕將啟,華為瞄準領袖地位

        作者: 時間:2018-03-09 來源:紐約時報 收藏

          過去,頂尖科技人士坐下來制定支撐當今手機網絡的全球標準時,中國基本上處于旁觀的位置。過去,西方公司擁有這個領域的許多關鍵技術,也很繁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3/376678.htm

          現在,世界正在為新一代移動互聯網做準備——它可以讓你在短短幾秒鐘內下載一部正片長度的電影——一家中國公司下定決心占據領袖位置,令它在爭奪這項技術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處于中心。

          作為電信設備的巨頭,一直將大量資金投入、無線網絡和專利關鍵技術的研究。該公司從國外競爭對手那里聘請了專家,推動他們去引導決定未來無線設備技術標準的國際組織。

          但該公司也一直是華盛頓官員最關心的問題。2012年的一份國會報告稱,北京也許可以使用的設備監視美國人,之后,實際上被排除在了美國之外。本周,在美國政府調查新加坡的博通公司(Broadcom)對圣迭戈的高通公司(Qualcomm)的收購提議時,美國財政部的一名官員對華為推進的努力提出了質疑。

          美國財政部負責投資安全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艾蒙·N·米爾(Aimen N. Mir)在一封信中表示,被博通收購會削弱高通影響全球標準的能力。他還寫道,博通的聲明表明,它將削減在研發方面的投資,轉而專注于短期盈利能力。

          他寫道,因此,華為等中國企業可以獲得技術上的優勢。

          “如果中國在5G領域占據主導地位,那么將對美國的國家安全產生重大的負面后果,”米爾寫道。周三,為了緩解這種擔憂,博通承諾將增加研究支出。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討論5G新科技。 JOSEP LAGO/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由于5G標準將于今年完成,博通協議的結果可能不會影響這個復雜的協議本身。一套主要標準已于去年12月提交。

          不過,很顯然,華為(它并非國有企業)希望推動全球盡快使用5G——而華盛頓并不想這樣。

          在過去的三十年里,華為已經從一個廉價程控交換機銷售者轉變為全球手機網絡的強大合作伙伴。但直到前不久,它在參與無線標準設定以及擁有關鍵技術方面還落后于高通、英特爾、諾基亞和愛立信等西方公司。

          “這是中國技術進步的一部分,”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駐香港的分析師克里斯·萊恩(Chris Lane)表示。“他們說:‘我們是技術強國。我們應該和德國人、英國人、美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坐在一起,貢獻自己的力量。’”

          美國政府以前就阻撓過華為。2011年,華盛頓阻止華為收購加州科技初創企業3Leaf Systems。美國財政部和商務部也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了美國對伊朗和朝鮮等國的貿易制裁。

          隨著華為成為重要的國際智能手機品牌,華盛頓的官員們也在不安地關注著它。今年1月,在議員們致信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重申安全顧慮后,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終止了在美國銷售華為新旗艦手機的交易。

          周三,華為的一位發言人稱該公司是“5G研發的早期推動者和領導者”,也是5G標準的“關鍵架構師和貢獻者”。該公司此前曾表示,無論在哪里運營,它都會遵守當地的法律。該公司否認自己的產品具有安全風險。

          

         

          上周,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新平板電腦的圖片。在過去的三十年里,華為已經從一個廉價的程控交換機銷售者轉變為全球手機網絡的強大合作伙伴。 JOSEP LAGO/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對中國來說,在5G行業里拿下領導者的角色不僅是民族榮譽問題。這項新技術不光能實現超高速視頻流,以及例如無人駕駛汽車和交通控制系統之間的通信,還意味著可以容納大量設備的同時連通——從可穿戴消費產品到工業傳感器等等一切。

          這與中國在最近的一個五年計劃中概述的目標吻合,即利用所謂的物聯網,實現城市轉型、制造能力升級。

          中國企業在之前幾代無線技術上的努力大多以失敗告終。全球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國有企業中國移動——在政府鼓勵下進行了4G開發,但很少有中國以外的運營商選擇信賴中國移動的首選標準。

          面對5G,中國企業提早開始了對專有技術的研發。據華為發言人表示,自2009年起,公司在5G研究上的投資已達6億美元,并承諾在今年追加8億美元。華為也與包括英國電信公司(BT)、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沃達豐(Vodafone)在內的歐洲電信運營商簽訂了5G設備的測試協議。

          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師表示,截至2017年初,在1450項5G網絡重要專利中,有10%為中國人所有,他們預計這一數字還會有所上升。這其中包含了華為和中國另一家設備制造商中興通訊及其他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單獨高通(Qualcomm)一家就有15%的5G專利,諾基亞(Nokia)占11%,愛立信(Ericsson)占8%。

          據杰富瑞估計,截至2011年,華為和中興合計共有7%的4G專利。而高通在當時擁有21%。

          中國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簡稱3GPP)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這個國際組織負責制定無線標準,其成員包括電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等其他代表。3GPP的技術事務決策被劃分至不同的分組和下屬小組,而中國的組織已經擴大了自己在高層中的存在。

          根據杰富瑞的數據,中國代表出任分組或下屬小組主席或副主席的人數由2013年的8人增長至去年的10人。領導職位總計約有60個。華為在不同分組內占據了5個最高職位;中國移動占了3個。主席和副主席均由各個分組成員選出。

          根據他們的領英(LinkedIn)資料,華為有部分代表是從全球其他電信公司雇來的,如諾基亞和北電(Nortel)。在制定標準的小組內占據了較多高層職位的公司還有愛立信(六名代表),三星(五名)和高通(四名)。

          2015年,生于德國的華為高管喬治·邁爾(Georg Mayer)當選核心網絡設備和網絡終端責任小組的主席,是最有影響力的小組之一,他現今仍在這一職位。但在一個制定有關無線電傳輸規格的重要下屬小組中,高通的代表去年打敗了華為,贏下了主席席位。

          一旦5G網絡開始建設和部署,技術協議將有助于決定哪些企業能贏得利潤豐厚的設備合同。

          “如果你擁有很大一部分的基礎技術,那你應該可以以非常高的成本效益投標網絡項目,”北京邁博瑞咨詢(Marbridge Consulting)的執行董事馬克·納特金(Mark Natkin)說。

          “這是一個能增值為安全優勢的商業利益,”他補充說。“控制技術的人會很熟悉它的搭建,以及門和按鈕之類的東西在哪。”



        關鍵詞: 5G 華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武城县| 河间市| 阿拉善右旗| 体育| 建平县| 信丰县| 田阳县| 井研县| 兴海县| 灌阳县| 湖北省| 寿阳县| 靖州| 双牌县| 谷城县| 伊金霍洛旗| 博爱县| 石家庄市| 吉木乃县| 双峰县| 石柱| 青浦区| 镇坪县| 阜南县| 富平县| 浦东新区| 开江县| 乌鲁木齐县| 郎溪县| 怀集县| 安岳县| 乌兰县| 白河县| 南投市| 楚雄市| 延安市| 雷波县| 三明市| 时尚| 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