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豐田再遇豬隊友 日本汽車行業造假丑聞不斷

        豐田再遇豬隊友 日本汽車行業造假丑聞不斷

        作者: 時間:2017-10-11 來源:蓋世汽車網 收藏
        編者按:一直以來,日本制造以高品質、“工匠精神”被中國消費者廣泛認可,不少消費者甚至千里迢迢飛到日本,希望購得日本原裝產品。然而日本工業品高品質的形象,近年來不斷遭到打擊,日企接二連三的造假案件,使得我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日本質量。

          專業造假十年 再遇豬隊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69827.htm

          零部件的產品質量對于保證整車質量至關重要,主機廠能力再強,倘若零部件品質不達標,整車產品品質無疑會大打折扣。

          據新華社8日報道,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日前承認篡改部分銅、鋁產品的檢驗數據,將產品以次充好供應給客戶,汽車等約200家企業受到波及。


        blob.png


          按照神戶制鋼所承認的造假情況,其位于日本栃木縣、三重縣和山口縣的所有鋁制品業務工廠均存在篡改數據,位于神奈川縣的子公司生產銅制品的工廠也有篡改行為,篡改內容主要為制品的強度數據,而其鋁和銅約占總出貨量的4%。部分造假行為甚至已經持續10年。

          而早在2016年6月,神戶制鋼就已經被查出不銹鋼鋼絲拉升強度數據造假,目的僅僅是為了“減少殘次品數量”,這一造假行為也至少持續了9年。


        blob.png


          諷刺的是,神戶制鋼在其中文網站上宣稱其遵守的“三大約章”第一條,便是“提供值得信賴的技術、產品及服務”

          目前公司已證實,問題鋁制品已被用于部分車型的發動機罩等部件。豐田正在對汽車安全性進行確認,如果涉及汽車性能和安全,或將啟動大規模召回。

         高田氣囊安全隱患 起因也是造假

          半年前,豐田剛剛在華實施了召回計劃,因氣囊安全隱患,從4月30日起在華的四家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分批召回包括卡羅拉、威馳、花冠、雅力士、埃爾法在內的多種車型,共計65.39萬輛。


        blob.png


          豐田的召回公告稱,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副駕駛席的空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在空氣囊展開時,上述空氣囊的氣體發生器可能發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

          而該召回涉及的安全氣囊,來自于日本高田公司。起初該事件被認為是產品質量問題,但去年第三方調查組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高田安全氣囊在測試中存在數據操控和篡改的問題,在質量監測環節,高田公司的工程師故意去掉了部分測試數據,以取得“理想”的測試報告。

          豐田不是高田造假的唯一受害者,包括寶馬、奔馳在內全球19家汽車企業受到牽連,合計召回車輛達1.2億輛。而自2008年導致首例致死事故以來,截止2017年2月,高田氣囊共造成近200人傷亡。


        blob.png

          高田董事長兼CEO高田茂久在高田日本宣布破產后致歉

          高田公司也因為該丑聞及巨額罰款和賠償而破產。

          主機廠也陷造假風波

          零部件企業造假接二連三,部分整車企業也未能守住底線,造假時間甚至更久遠。

          主機廠造假風波首當其沖的莫屬日本知名的汽車品牌,2016年被爆出在油耗測試中使用了“不當”的方式,使62萬輛汽車的油耗數據優于實際水平,這一造假行為甚至可以追溯到1991年。而該事件直接導致股票市值縮水一半,社長引咎辭職,最終股份被日產抄底收購。


        blob.png


          實際上,這不是首次被爆造假,2000年三菱旗下的支柱車型帕杰羅在華被爆剎車失靈,而三菱非但沒有主動承認錯誤、積極改正并賠償以換的原諒,而是拒絕認錯、否認安全隱患,最終導致三菱在華市場份額喪失殆盡。而在日本國內,三菱長達數十年間,未向日本國土交通省報告汽車安全隱患問題,造成多人傷亡。

          除了三菱外,日本鈴木汽車被爆出存在對燃效數據進行修改。鈴木汽車公司承認該公司從2010年起就開始用違反國家規定的方法進行燃油效率檢測,涉及包括“奧拓”等微型車和小型車在內的14款車型,共計超過210萬輛。

          而上述收購三菱股份的日產也被爆出在韓國市場存在油耗造假行為,不過該事件并沒有下文,真真假假難以斷言。


        blob.png


          本文所提及的造假問題均為日本汽車行業中爆出的各個丑聞,而實際上在其他產業中,造假丑聞也是不斷涌現,如家電行業的東芝公司財務造假、建筑行業旭化成建材公司偷工減料等。最為重要的是,涉事企業不乏國際性大企業,業務規模甚至全球領先,這使得消費者不得不對數量更多的日本中小企業誠信水平產生懷疑。尤其是汽車產品層面的造假,更是實實在在傷害了中國消費者的利益。隨著經濟增長逐步緩速、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是否會有更多日企陷入造假旋渦,還值得繼續關注。



        關鍵詞: 豐田 三菱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宁市| 松滋市| 法库县| 碌曲县| 仁化县| 清河县| 鄂温| 泽库县| 邓州市| 鲜城| 泾阳县| 定襄县| 灌云县| 安福县| 黎平县| 满城县| 原平市| 丰城市| 开平市| 驻马店市| 古浪县| 麦盖提县| 博湖县| 聂拉木县| 高阳县| 西吉县| 大新县| 德保县| 农安县| 新平| 普宁市| 宁化县| 左权县| 墨脱县| 乾安县| 衡南县| 江川县| 大余县| 驻马店市| 甘德县|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