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編輯觀點 > 一文了解工業控制的偉大發明——PLC

        一文了解工業控制的偉大發明——PLC

        作者: 時間:2024-05-11 來源:EEPW 收藏

        在現代工業革命的浪潮中,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無疑是引領自動化進程的關鍵角色。這款工業設備憑借其卓越的控制和監測能力,對各種復雜的機器和設備進行精確無誤的操控,成為工業自動化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的高效、精確與靈活性,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工業市場中脫穎而出,廣受贊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05/458600.htm

        圖片1.jpg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誕生以來,便在制造和工業過程控制領域占據了核心地位。它的初衷始終未變:持續穩定地控制工業硬件,推動生產流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PLC的設計提出和發明,可以追溯至1968年,背后是美國Modicon公司(現為電氣的一部分)的工程師Clark的遠見與Dick Morley的才華。

        Clark以其獨特的視角撰寫了關于PLC的最初白皮書,提出了替代傳統機械繼電器的創新理念。而Morley則是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的關鍵人物。他在實驗室中,僅憑一張酒吧紙巾,便繪制出了首個PLC的藍圖,這一創舉徹底改變了工業自動化的格局。

        當時,汽車行業正面臨著生產效率提升的挑戰,急需一種新型的控制系統來優化生產線上的機器和設備管理。Morley的PLC設計應運而生,它不僅滿足了汽車行業的需求,更為整個工業自動化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時至今日,PLC已成為工業自動化領域的中流砥柱,它的每一次進化與升級,都代表著工業技術的一次飛躍。從最初的替代機械繼電器,到如今的高度智能化和集成化,PLC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工業自動化的進步史。

        什么是PLC?

        PLC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縮寫,它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于工業自動化的電子設備,用于監控和控制機器和生產過程。它用于處理輸入數據并做出控制工業設備的決策。它們大量用于控制泵、電機、裝配線設備、機器人和其他此類機器。

        圖片2.jpg

        PLC可承受灰塵、偶爾的噴水、極端溫度和其他惡劣環境,以提供多年的服務。它們提供實時數據和控制信號,運行迅速。其他硬件可以與PLC集成以存檔數據。

        PLC本身具有多個輸入和輸出(I/O)通道,用于收集數據并將控制信號發送到過程設備。如有必要,可以向PLC添加額外的I/O通道。PLC還可能內置信號處理設備,例如噪聲濾波器,以清理電噪聲工業設施中的信號。

        PLC的升級

        在PLC出現之前,機器控制完全由一系列繼電器執行。泵電機將有一個控制繼電器,該繼電器提供電源為打開泵的功率繼電器供電。鏈中甚至可能有更多的繼電器。這需要大量的繼電器和接線空間。此外,由于繼電器是機械式的,觸點和線圈經常發生故障,使故障排除變得困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工程師制定了復雜而昂貴的維護計劃,根據時間或周期數與故障時間來更換繼電器。

        PLC提供實時決策功能,這使它們比基于PC的控制系統更具優勢。在基于PC的控制系統中,操作系統確定決策優先級,延遲重要的過程控制信號。這意味著在快節奏的工業環境中,PLC的響應速度通常比PC快得多。PLC的另一個明顯優勢是其安全性。與連接到互聯網的PC不同,PLC通常只連接到其他PLC硬件和軟件。這可以大大降低網絡攻擊的機會。

        由于實時控制和額外的安全性,PLC在工業控制市場中仍然很受歡迎,并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存在。隨著傳感器技術的突飛猛進,更多的輸入可用于做出過程控制決策,這也導致了PLC的普及。

        而近年來與PLC類似卻有升級優化的橫空出世,這個名稱則出現于大概15年前,它的出現也許是為了將功能最強的PLC從其它稍遜一籌的弟兄們中區分開來。

        相較于來講,基于PLC的PAC也許是更好的名稱,因為這些控制器融入了過去幾十年中PLC和其它技術所取得的進步。生產制造商已經采用了經驗證、更強大的PLC硬件設計,并將從PC和移動設備領域的最新、低成本技術應用其中。它們融合了這些技術進步,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提供了基于PLC的PAC系統。

        PLC和PAC之間最顯著的區別之一是PAC具有多處理器設計。PAC從中受益,因為它的多核處理器允許它一次完成多項工作。

        另一個區別是PLC掃描邏輯是順序的;這意味著當CPU檢查一個功能的輸入信號時,它不能檢查另一個功能的輸入信號。PAC使用的掃描邏輯是雙邏輯掃描。這意味著CPU可以在對單個信號進行判斷的同時檢查多個輸入信號。內存空間也是PLC和PAC之間的另一個主要區別。

        PLC的分類

        PLC產品種類繁多,其規格和性能也各不相同。對于PLC,通常根據其結構形式的不同、功能的差異和I/O點數的多少等進行大致分類。

        PLC的另一個明顯優勢是其安全性。與連接到互聯網的PC不同,PLC通常只連接到其他PLC硬件和軟件。這可以大大降低網絡攻擊的機會。

        由于實時控制和額外的安全性,PLC在工業控制市場中仍然很受歡迎,并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存在。隨著傳感器技術的突飛猛進,更多的輸入可用于做出過程控制決策,這也導致了PLC的普及。

        1.按結構形式分類

        (1)整體式PLC

        圖片3.png

        整體式PLC是將電源、CPU、I/O接口等部件都集中裝在一個機箱內,如圖所示。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價格低的特點。小型PLC一般采用這種整體式結構。整體式PLC由不同I/O點數的基本單元(又稱主機)和擴展單元組成,基本單元內有CPU、I/O接口、與I/O擴展單元相連的擴展口以及與編程器或EPROM寫入器相連的接口等;擴展單元內只有I/O和電源等,而沒有CPU。基本單元和擴展單元之間一般用扁平電纜連接。整體式PLC一般還可配備特殊功能單元,如模擬量單元、位置控制單元等,使其功能得以擴展。

        (2)模塊式PLC

        圖片4.png

        模塊式PLC將PLC的各組成部分分別做成若干個單獨的模塊,如CPU模塊、I/O模塊、電源模塊(有的含在CPU模塊中)以及各種功能模塊。模塊式PLC由框架或基板和各種模塊組成,模塊裝在框架或基板的插座上,如圖所示。這種模塊式PLC的特點是配置靈活,可根據需要選配不同規模的系統,而且裝配方便,便于擴展和維修。大、中型PLC一般采用模塊式結構。

        還有一些PLC將整體式和模塊式的特點結合起來,構成所謂的疊裝式PLC。疊裝式PLC的CPU、電源、I/O接口等也是各自獨立的模塊,但它們之間是靠電纜進行連接的,并且各模塊可以一層層地疊裝。這樣,不但系統可以靈活配置,還可做得體積小巧。

        2.按功能分類

        (1)低檔PLC

        低檔PLC具有邏輯運算、定時、計數、移位以及自診斷、監控等基本功能,還可有少量模擬量輸入/輸出、算術運算、數據傳送和比較及通信等功能,主要用于邏輯控制、順序控制或少量模擬量控制的單機控制系統。

        (2)中檔PLC

        中檔PLC除具有低檔PLC的功能外,還具有較強的模擬量輸入/輸出、算術運算、數據傳送和比較、數制轉換、遠程I/O、子程序及通信聯網等功能;有些還可增設中斷控制、PID控制等功能,適用于復雜的控制系統。

        (3)高檔PLC

        高檔PLC除具有中檔PLC的功能外,還增加了帶符號算術運算、矩陣運算、位邏輯運算、平方根運算及其他特殊功能函數的運算、制表及表格傳送功能等。高檔PLC具有更強的通信聯網功能,可用于大規模過程控制或構成分布式網絡控制系統,進而實現工廠自動化。

        3.按I/O點數分類

        (1)小型PLC:小型PLC的I/O點數小于256,具有單CPU及8位或16位處理器,用戶存儲器容量為4KB以下。例如:FX0S系列。

        (2)中型PLC:中型PLC的I/O點數在256~2048,具有雙CPU,用戶存儲器容量為2~8KB。

        (3)大型PLC:大型PLC的I/O點數大于2048,具有多CPU及16位或32位處理器,用戶存儲器容量為8~16KB。

        三足鼎立的PLC格局

        除了以上的產品分類,世界上的PLC產品可按地域分成三大流派,一個流派是美國產品,一個流派是歐洲產品,一個流派是日本產品。美國和歐洲的PLC技術是在相互隔離情況下獨立研究開發的,因此美國和歐洲的PLC產品有明顯的差異性。而日本的PLC技術是由美國引進的,對美國的PLC產品有一定的繼承性,但日本的主推產品定位在小型PLC上。美國和歐洲以大中型PLC而聞名,而日本則以小型PLC著稱。

        在全球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市場上,電機、歐姆龍、和ABB等巨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圖片5.png

        其中,2023年的市場領頭羊無疑是Siemens(),以高達40%的市場份額穩坐榜首,并實現了778億歐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1%。緊隨其后的是RockwellAutomation(羅克韋爾自動化)、進化OMRON(歐姆龍)、SchneiderElectric(電氣)等,這些企業同樣在全球PLC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PLC市場的增長潛力

        不過隨著工業自動化領域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國PLC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制造業產業升級、高端裝備的發展以及工業4.0時代的推動,共同推動了中國PLC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預計到2023年,我國PLC市場規模將達到驚人的165.4億人民幣,其中小型PLC和中大型PLC的市場規模分別為80.72億元和84.68億元。在新技術應用、系統開放性以及價格等多重因素的驅動下,未來中國PLC市場的增長潛力依然巨大。

        圖片6.jpg

        與全球市場相比,中國PLC市場則呈現出更為復雜和多元化的態勢。這里匯聚了大大小小上百家PLC公司,形成了一個競爭激烈的戰場。國產PLC廠家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陣營:項目型和產品型,它們分別服務于離散行業自動化和流程行業自動化。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市場中,國產PLC廠商正努力尋求突破和創新。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霞浦县| 夹江县| 保定市| 余姚市| 崇义县| 东丽区| 天气| 广丰县| 台湾省| 上高县| 岳池县| 肥乡县| 桐乡市| 友谊县| 尤溪县| 德化县| 金坛市| 漳浦县| 三河市| 铁力市| 乌兰浩特市| 虞城县| 盐城市| 印江| 竹山县| 运城市| 武宣县| 乌拉特中旗| 长泰县| 吉木乃县| 淮滨县| 股票| 株洲县| 黄大仙区| 屏南县| 龙山县| 犍为县| 武乡县| 右玉县| 兴城市|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