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我制成世界首個集成自由電子光源芯片

        我制成世界首個集成自由電子光源芯片

        作者: 時間:2017-09-04 來源:科技日報 收藏

          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悉,該系黃翊東教授團隊成員劉仿副教授,帶領科研人員研制出了集成自由電子光源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是我國科學家率先實現的重大理論突破,加速了自由電子激光器小型化進程。相關研究論文近期發布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光子》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9/363831.htm

          切倫科夫輻射現象1934年被發現,在反質子、中微子振蕩等基本粒子的發現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也是實現自由電子激光光源的有效途徑之一。而自由電子激光器由于波長短、功率大、效率高、波長可調節等特點,可望用于研究凝聚態物理學、材料特征、反導彈激光武器、雷達、等離子體診斷等,在基礎物理、國防軍事、生物醫療、信息科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黃翊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打比方說:“若將材料中傳播的光子比作一列勻速前進的高速火車,高能帶電粒子只有追上火車的尾巴,也就是達到材料中的光速(光的相速度),才能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目前,產生光波段切倫科夫輻射的最小電子能量最少需2萬電子伏特,只有大型電子加速裝置才能做到。

          此次,劉仿帶領博士生肖龍等人發現,在人工雙曲超材料中,無論勻速運動的電子速度多慢都可以產生輻射,即可以實現無閾值的切倫科夫輻射。黃翊東解釋說:“超材料將產生輻射的電子能量條件完全反轉。加速電子所需能量下降幾個數量級,離不開大型加速裝置的硬約束也解除了。”

          評價認為,實驗結果顛覆了傳統自由電子光源需要大型電子加速器的固有范式,使得在上研究飛行電子與微納結構的相互作用成為可能。



        關鍵詞: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新源县| 江永县| 天柱县| 建湖县| 堆龙德庆县| 正宁县| 龙陵县| 高尔夫| 江川县| 台山市| 衡阳市| 浦城县| 婺源县| 时尚| 渝北区| 苏州市| 庄浪县| 吉首市| 清原| 怀宁县| 武隆县| 景泰县| 林口县| 若羌县| 滨海县| 太康县| 思南县| 白沙| 油尖旺区| 星子县| 黔江区| 肇庆市| 邵阳县| 芒康县| 长沙县| 荆门市| 龙井市| 吴江市| 滦南县| 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