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老板專用手機 Vertu的前生今世
Vertu手機大量使用黃金、天然寶石玻璃、鉆石、獸皮等材料,并且號稱全部由經驗豐富的工匠手工組裝——當然,Vertu最有名的是每一臺手機都會附帶專屬管家服務:只需一個電話,你可以讓Vertu的管家為你訂機票、買禮物、預訂高端酒店或演出門票……據說只要是不違法的事情,Vertu都能代勞。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曾經最頂尖、最奢華、最具“貴族氣質”的手機品牌,近日卻陷入嚴重的經營困難。甚至于落到公開拍賣倉庫里的試驗機、紀念品的程度……

為什么會這樣?筆者問了身邊的一些“老板”們,大家對于Vertu的評價很能說明問題:“現在誰還用這種手機啊……太老土了。” “之前我們圈子里有個朋友用的這種老板機,被大家發現之后都在笑他……”“又貴,還不是智能系統,質量還差,買回來一年多就壞了。”
由此可見,Vertu似乎確實是不復當年榮光了。同時,這也不禁引發了筆者的遐想:過去,曾經被我們視為u“社會地位”象征的這類“老板手機”,真的走到窮途末路了么?
要弄清楚這一點,首先就得明白,所謂的“老板手機”,其概念究竟從何而來,為誰而生。

時間回溯到上世紀7、80年代——最初的移動電話全都是動輒重達數公斤、售價高不可攀的怪物。在那個年代,只有企業老總、社會名流、幫派頭目一類的人才用得起移動電話。
也正因為這樣,早期的移動電話有了“大哥大”的稱謂——它的確就是那個時代的身份象征!(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香港電影的功勞)
隨著技術的發展,到了上世紀90年代,手機的小型化、普及化已成大勢,但是最早期的那一批“高端用戶”依然需要能夠彰顯他們身份地位的產品。
因此,最早的“老板手機”就此誕生,比如說諾基亞8800、愛立信T28、摩托羅拉V70……

有趣的是,相比起功能、造型日新月異的一般消費級手機,“老板機”往往在外觀和功能上都相當“復古”——比如說京東上售價高達247萬的Vertu SIGNATURE 眼鏡蛇限量版,其本質上還是一款非智能直板手機,內部的系統和當年的諾基亞S40并沒有什么區別。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坑人么!?還真不是——其實廠商們過去也是考慮到“用戶需求”有意為之的。
對于那些用慣了“大哥大”的老板們來說,智能系統什么的并不符合他們的使用習慣。簡單、直接的功能機系統加上一個鑲金戴玉的高調外觀才符合此類用戶的實際喜好。

然而,時過境遷——當iPhone,Android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流,當廣場舞大媽都學會“微信搶紅包”,當越來越多的年輕精英成為社會新貴,即使是“老板機”市場也面臨著新的需求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不得不提到一家老牌手機廠商,那就是三星:三星做“老板機”最初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W399“世界風”——這是一款GSM+CDMA的翻蓋手機,很顯然,它是針對經常出國旅行的“老板”們的。
但是,和Vertu完全放棄手機的功能“內在”不同,三星的“老板機”一開始卻主打功能性,而在外觀上并不奢華。比如W399有雙網功能、有30萬像素的旋轉攝像頭、有多媒體卡擴展,還有大量的商務功能……

在那之后,三星保持著“一年一款”的節奏,所出的“老板機”在做工上逐漸逐漸進步明顯,功能也是每年都與時俱進——2010年,三星W899搭載了Android 2.2系統,CPU用的是Galaxy S同款;2013年,三星W2013使用Exynos 4412主控,性能完全不輸給當時市場上的主流高端手機……
到了今年的領世旗艦8,驍龍821、4GB運存、雙1080P屏幕、1200萬雙核對焦攝像頭、指紋和心率傳感器……就算它只是一款定價超萬元的“老板機”,三星依然沒有只注重外觀:在磨砂金屬和曲面玻璃組成的翻蓋機身內部,是絲毫沒有“減配”的性能水準和使用流暢度。
更不要說像Samsung pay這種便捷功能,就算是“老板”們也應該會喜歡的。

如今Vertu倒下了,而三星的“大器”、“領世旗艦”們還在出著新款,這本身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再看看近年來價格“突飛猛進”,市場反響卻依舊激烈的華為Mate9保時捷設計版、金立M2017——由此可見,老板機并沒有陷入消亡,它的市場依舊活躍。
只是,和過去那些只看外觀,買手機是為了面子的“土豪”相比,現在的高端消費群體顯然要更加注重實際的使用體驗——換句話說,“老板手機”依然好賣,但起碼你得保證使用體驗,僅此而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