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業界動態 > 中國存儲器發展突飛猛進 國際大廠坐不住了

        中國存儲器發展突飛猛進 國際大廠坐不住了

        作者: 時間:2017-07-10 來源:芯師爺 收藏
        編者按:面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和市場的快速成長,有些傳統跨國大廠坐不住了,歧視與恐慌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在他們之間不斷蔓延…

          美光對中國的懷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7/361496.htm

          行業知識

          由于中國很難獲得IP來生產和NAND,對此,Maddock表示,即使中國成功地獲得合法的知識產權,在存儲市場上仍然會失敗。

          他解釋說,存儲市場面臨著大量技術、工業、運營和經濟挑戰,只能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才能應對自如,這是一個門檻和壁壘。

          美光及其競爭對手正面臨產能、設計等問題,通過這些經驗開發的專利知識是海量的。所以,即使中國從制造商那里吸取了幾名工程師,仍然是杯水車薪,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創新率

          即使中國在2019年之前設法開發32層3D NAND或20納米,而到那時,整體存儲行業將處于更加先進的階段。Maddock解釋說,行業目前每18個月就會轉型為新技術,每12個月就會轉向NAND。目前,三星和美光正在開發64層3D NAND,而SK Hynix正在開發72層3D NAND。

          每一種新技術都越來越復雜,這就需要相應的設備和專有技術。當中國達到32層NAND時,其他行業玩家可能已經處于96層NAND階段了,具有3倍的密度優勢,而超過32層的成本則優于4倍。

          中國能否一直堅持下去?

          中國的制造商會發現,更大容量、更昂貴、功耗較大的存儲芯片很難銷售出去。即使他們設法推銷出去了,行業參與者也可能會針對專利侵權采取法律行動。這將使得中國難以在已經整合的存儲市場中維持下去。

          中國半導體存儲的崛起

          目前,中國半導體存儲主要由3家領航:

          ·武漢的長江存儲,做32層的3D NAND;

          ·福建晉江的晉華,利用聯電的技術,做利基型DRAM,據傳由32納米啟步;

          ·合肥的王寧國,幾次易名,現在叫睿力集成(以下簡稱“睿力”),做19納米的DRAM。

          其中,由前應用材料公司資深副總裁David王寧國領軍的合肥“睿力”,最近熱度不小。

          “睿力”做DRAM,采用19納米制程工藝。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582畝, 一期總投資額約80億美元, 一期的兩層廠房預計2017年三季度完工。目前已開始下設備的PO訂單,計劃今年10月設備開始安裝,有望2018年Q1通線試產。根據從設備廠得到的反饋是項目的技術人員比較專業,工藝設備的PO訂單思路清晰,由此表示項目的技術團隊人員完整,至少它們之中有部分人懂得怎么做DRAM。

          據IC Insight數據,2014年時中國消耗DRAM為179億美元,占全球DRAM 466億美元的38.4%。再依IC Insight于2017年4月的最新預測,2017年全球DRAM的銷售額為573億美元,同比增長39%。

          因此“睿力”DRAM項目的迅速上馬,在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史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表現在以下方面:

          ·實現DRAM自主制造的另突破

          ·技術上先進性,它采用19納米制程技術,迅速的進入全球最先進DRAM行列中。

          ·走在前列,從三家中國廠的進度比較,都揚言2018年要實現量產,然而無疑“睿力”是走在最前列,它將于明年Q1實現量產,由此可能使合肥將真正成為中國半導體業的重鎮之一。

          ·可能解決15%以上的DRAM國產化率,預測2020年銷售額達到30億美元以上(按月產能100,000片,成品率85%,每個晶園2000-3000美元計算,再加上封裝,測試等),成為全球DRAM第四大企業,預計可能解決約15%以上的DRAM國產化率。

          中國的存儲器業成長沒有捷徑,只有經受住像美光這樣的國際大廠打壓,全球化的競爭之后才能呈現穩定的茁壯成長。盡管前進的路很崎嶇,但是相信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包括存儲器等,以及發展半導體業是國策之一,因此各種看衰中國存儲器業發展的言論,最終會不攻自破,無聲無息。

          除了輕視中國外,美光還對其它競爭業者有哪些微詞呢?往下看。

          美光看東芝NAND業務并購

          東芝NAND業務并購對行業意味著什么?

          目前,NAND市場正在增加其3D NAND產能,預計2017年和2018年需求增長強勁。需求增加和供應有限提高了NAND價格。然而,第二大NAND供應商東芝最近要出售其NAND業務,以避免破產。

          該業務的潛在買家包括:東芝的NAND合資公司合伙人西部數據、海力士貝恩資本財團、博通(AVGO)-銀湖財團、KKR公司 和日本發展銀行 - 創新網絡公司日本財團。



          一些分析師發表了報告,表示該交易的積極和消極結果取決于誰將獲得業務。在Robert W Baird全球消費者技術與服務大會上,美光首席財務官 Ernest Maddock 就東芝交易對整個NAND市場的影響發表了看法。

          他表示,西部數據可能已經為NAND合資企業制定了資本支出預算。如果WDC收購東芝的NAND業務,其資本支出將沒有重大變化。如果SK海力士聯盟收購東芝的NAND業務,情況基本類似,因為這些公司都在存儲市場中,并且了解供應紀律的重要性。



        關鍵詞: 存儲器 DRA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周至县| 平武县| 屏东县| 龙南县| 科技| 岢岚县| 濮阳市| 黔南| 佛山市| 广州市| 池州市| 礼泉县| 万安县| 武鸣县| 纳雍县| 东莞市| 铜川市| 枣强县| 翼城县| 青海省| 邢台市| 长乐市| 绥芬河市| 社会| 仙桃市| 宝兴县| 彭泽县| 博野县| 尼玛县| 建阳市| 银川市| 应城市| 东乡| 进贤县| 玛曲县| 乐亭县| 宜章县| 和静县| 永泰县|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