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沒有日企參加東芝半導體招標時......
日前,圍繞東芝欲出售半導體內存業務一事,在3月29日截止的第1次招標中,沒有日本企業投標。 由于半導體業務每年需要巨額投資,需要十分慎重,呼吁日本企業參加投標的日本經濟產業省對前景感到不安。 如果日本企業缺席,有可能對動用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和日本產業革新機構等政策應對產生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4/346239.htm第1次招標有東芝的合作伙伴之一、美國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韓國SK海力士、臺灣鴻海精密工業等約10家公司參加。 美國半導體巨頭博通公司(Broadcom)和美國投資基金銀湖資本似乎提出了2萬億日元規模的收購額。
經濟產業省自2016年底開始,派遣高官走訪國內企業,探尋援助東芝的可能性。 包括2016年收購東芝半導體大分工廠的索尼、日立制作所、有當機立斷余地的經營者控股企業、材料產業等。
所有企業都表示,「東芝的半導體技術很重要」,但由于每年需要數千億日元規模的投資等原因,各企業的慎重態度沒有改變。 經濟產業省高官的協調沒有成效,這名官員大失所望地表示,「似乎體現出日本制造業的現狀,感到非常失望」。
如果日本企業參加援助東芝,提高競爭力和促進重組這一大道理也將站住腳,產業革新機構和政策投資銀行也容易提供支持。 不過,如果日本企業不挺身而出,預計被迫將以和外資合作為核心展開討論。
由于擔心技術外流,日本政府不希望出售給中國企業。 經濟產業省暗示將啟動沒有先例的《外匯和外國貿易法》禁令,以牽制中國企業。 另一方面,日本將要求投標的美國企業確保防止東芝技術外流和維持就業。
經濟產業省原本從東芝違規會計問題曝光后開始,就描繪了從主體剝離半導體內存業務、與美國企業攜手的路線圖。 要追趕行業首位的韓國三星電子,經濟產業省認為日美聯盟最為理想。 此外,在各大銀行要求盡早確定損失的背景下,經濟產業省內有其他官員叫苦不迭:「總之我們需要更多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