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業(yè)界動態(tài) > “兆芯處理器媲美國際主流水準”真的實至名歸嗎?

        “兆芯處理器媲美國際主流水準”真的實至名歸嗎?

        作者: 時間:2017-03-28 來源:觀察者網(wǎng) 收藏
        編者按:因此,對于桌面CPU,單線程性能才是最重要的,單純堆核心數(shù),然后用某一個特定的、以偏概全的、非權威測試說明多線程性能接近Intel的某些CPU,而非像飛騰那樣公開SPEC2000/2006測試數(shù)據(jù),就宣稱“兆芯處理器媲美國際主流水準”,這絕非科學客觀的態(tài)度。

          F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并不能說明全面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5819.htm

          首先要說明的是,F(xiàn)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并不說明全面問題。F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的是多線程,核心數(shù)越高,測試成績就越好。象棋剛出現(xiàn)的時候確實是重要的cpu測試軟件,主要考驗cpu分支預測效率的高低,缺點就是流水線流不起來,不體現(xiàn)cpu絕對性能的好壞。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分支預測效率都達到了頂峰,Intel、IBM、AMD這些國際大廠在分支預測上大多不相伯仲。所以只要核數(shù)主頻類似,緩存性能差不多,哪怕微結構和制程有差距,象棋分數(shù)也都差不多,衡量價值就變小了。

          據(jù)多位有十年以上工作資歷的工程師表示:這個測試程序屬于分支密集型程序,源代碼是不斷地判斷,全是if else嵌套多達5-6層,碰到分支密集型程序,分支預測器猜不準的情況下,流水線就會不斷中斷,再好的設計都沒有用了。

          換言之,就是碰到分支密集型程序基本上哪個都做不好,也就是說,這個測試中流水線會流不起來,在用強弱CPU做對比的時候,會縮小不同CPU之間的性能差距,抹殺部分Intel、AMD這樣國際大廠產品的性能優(yōu)勢。

          所以性能比較要全面,拿各種各樣的測試程序來綜合測試,反應各種模塊的性能。SPEC2000/2006要測試20多個程序,而且覆蓋廣泛,代表性強,是比較權威的測試。像spec cpu2006測試的26個程序就基本上能說明問題。不僅Intel、ARM這樣的國際巨頭會有SPEC測試成績,國內龍芯、申威、飛騰都會公開CPU的SPEC2000/2006測試成績,并說明使用的編譯器、操作系統(tǒng)等測試環(huán)境。

          比如之前被認為裸CPU性能可以匹敵Intel E5的飛騰2000,即便飛騰有國防科大這樣的特殊背景,但也不避諱公布SPEC測試成績,其SPEC測試成績也非常亮眼:

          在2GHz主頻下,采用GCC4.8編譯器,SPEC2000和SPEC2006的測試成績分別為:

          SPECint_base2000:1610 SPECint_base2006:12.4

          SPECfp_base2000:1589 SPECfp_base2006:11.3

          SPECint_rate2000:690 SPECint_rate2006:570

          SPECfp_rate2000:615 SPECfp_rate2006:482

          正是如此亮眼的成績,使得飛騰2000贏得了谷歌、百度等大公司的青睞,飛騰也成為國內ARM服務器出貨量的領頭羊。

          而在SPEC測試成績上,的官方網(wǎng)站上一直對此諱莫如深,因而外人也很難去評估其實際裸CPU性能。目前,比較罕見的公開資料是《面向C4350AL的GCC移植與優(yōu)化》。


        “兆芯處理器媲美國際主流水準“真的實至名歸嗎?


          在該論文中,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對C4350AL做的SPEC2006測試,測試結果為:

          SPECint_base2006:8.4

          SPECfp_base2006:5.5。

          下圖附帶了《面向C4350AL的GCC移植與優(yōu)化》論文中所有子項的測試成績。


        “兆芯處理器媲美國際主流水準“真的實至名歸嗎?



        “兆芯處理器媲美國際主流水準“真的實至名歸嗎?



        “兆芯處理器媲美國際主流水準“真的實至名歸嗎?


          不過,C4350AL是早些時候的產品,其實就是VIA Nano的馬甲。由于在核心微結構上一直穿馬甲——兆芯過去的做法一直是拿VIA的技術改制造工藝堆核心數(shù)量。ZX-D核心微結構到底有多少修改還是未知數(shù)(核心微結構到底是否改得動,有多少源代碼是VIA的陳舊代碼,有多少是國內工程師自己新寫的,有多少是向第三方購買的?),加上沒有其他中立權威機構做SEPC測試,并給予公開成績的情況下,也就只能用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測試的C4350AL的成績作為借鑒了。

          作為參照,Intel I5 4460的SPECint_base2006和SPECfp_base2006的成績都在30以上,即便是Intel多年擠牙膏,性能也是有提升的,Intel最新CPU的SPEC2006測試成績只會更高。



        關鍵詞: 兆芯 處理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西充县| 普安县| 吉水县| 盐城市| 碌曲县| 神池县| 扎兰屯市| 兴安县| 山丹县| 彭泽县| 汤阴县| 汉阴县| 合肥市| 武平县| 防城港市| 蛟河市| 霍州市| 潢川县| 舞阳县| 会昌县| 苍南县| 岳池县| 云安县| 瑞昌市| 运城市| 新津县| 襄樊市| 麻阳| 休宁县| 澄城县| 樟树市| 会理县| 肇源县| 凤凰县| 盐池县| 广宗县| 封丘县| 隆回县| 马山县|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