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在CSTIC 上解讀7nm芯片解決方案
近幾年,由于材料和設備的限制,電子產業的金科玉律摩爾定律似乎逐漸走向了瓶頸。尤其是到了14nm之后,以往隨著節點往前推進,Die Cost下降而Perforrmance提升的定律被打破,集成電路產業迎來了大挑戰。但三星作為一個全球數一數二的IDM,為了繼續延續摩爾定律,在由SEMI主辦的中國國際半導體技術大會(CSTIC2017)上,三星給出了獨到的見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5180.htm

因此廠商們需要針對不同的應用,在相同節點上開發出不同的方案:

在14nm/10nm的情況下,開發者們還可以在現有的體系下做改進,但是進入到了7nm,則對技術創新有了新的選擇。三星需要從兩方面創新:一是技術創新,也就是3D結構加patterning;另一種則是系統創新的ememory加packaging。

三星認為,移動處理器雖然推動產業界向7nm進展,但是由于物聯網的存在和即將爆發,且這些產品對成本很敏感,因此28nm這個甜蜜節點將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除了傳統的28nm,三星認為28nmFD-SOI工藝因為其優勢,會成為三星關注的一個重點。FD-SOI最大的亮點在于超低功耗,尤其是對比HKMG(后閘極,約50%+),如今物聯網(IoT)、汽車等嵌入開發對芯片的這一特性非常敏感,ST、飛思卡爾等都明確表態支持且等待排片。

7nm之后的架構和材料的創新
回到現在產業界正在緊盯的7nm工藝,三星認為它會在2018年到來,因為溝道變窄了,那就要求在在設計制備的時候需要從架構、溝道材料和工藝制備上進行創新,而GAA、三五族溝道材料和EUV光刻是對應的最好答案。

在這里我們詳細介紹一下GAA和三五族溝道材料:
(1) Gate-all-around (GAA)
GAA有時候被稱作橫向納米線場效應管。這是一個周邊環繞著 gate 的 FinFet 。GAA 晶體管能夠提供比 FinFet 更好的靜電特性,這個可滿足某些柵極寬度的需求。
從表面上看, GAA 和柵極夾雜在源極和漏極之間的 MOSFET 很類似。另外, GAA 同樣包含了 Finfet ,但和目前 fin 是垂直使用的 Finfet 不同, GAA 的 Finfet 是在旁邊。GAA Fet 包含了三個或者更多的納米線,形成溝道的納米線懸空且從源極跨到漏極。其尺寸是驚人的。 IMEC 最近介紹的一個 GAA fet 的納米線只有 8nm 直徑。
控制電流流動的 HKMG 架構能夠填補源極和漏極之間的差距。
但是從 FinFet 向 GAA 的轉變并不會有很大的優勢,當中你只是獲得了對晶體管靜電性能控制的提升。GAA 最大的提升在于縮小了柵極寬度。這樣你就可以得到一個全環繞和一點的靜電性能的控制。當然, gate 的縮小是必不可少的。
在GAA上,也分為兩種方案,一種是水平的,它能夠打破FinFET的限制。

另一種是垂直的,能突破更多的物理限制。

(2)三五族溝道材料
溝道材料這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溝道是一個連接MOS器件源與漏之間的一個導電區域。當一個MOSFET晶體管在導通時柵電容器加在溝道上的電壓會產生一個反型層,使少數載流子在源與漏之間很快通過。反之則晶體管關閉。
溝道材料中發生大的改變是在90納米工藝,那時全球工業界開始引入應變硅材料。芯片制造商采用外延工藝在PMOS晶體管形成中集成了SiGe的應變硅,或者稱讓晶格結構發生畸變。這樣可以通過增加空穴的遷移率來達到增大驅動電流。
芯片制造商在10nm或者7nm工藝時溝道材料必須要作改變。在一段時間中曾認為首選是在PMOS中采用Ge,以及NMOS中采用InGaAs材料。因為Ge的電子遷移率可達3,900cm平方/Vs,而相比硅材料的為1,500cm,InGaAs的電子遷移率可達40,000cm平方/Vs。但是三五族溝道材料受到了廠商的更多關注。
與硅相比,由于III-V化合物半導體擁有更大的能隙和更高的電子遷移率,因此新材料可以承受更高的工作溫度和運行在更高的頻率下。且沒有明顯的物理缺陷,而且跟目前的硅芯片工藝相似,很多現有的技術都可以應用到新材料上,因此也被視為在10nm之后繼續取代硅的理想材料。目前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恐怕就是如何提高晶圓產量并降低工藝成本了。

三星認為到了7nm,EUV光刻是勢在必行,但EUV光刻生產中仍有一些設備上的難題亟待攻克。其中就包括對空白檢驗工具和光刻膠光化學性質的研究。
7nm之后的系統創新
根據三星介紹,7nm之后除了在架構和材料商創新,還可以在系統上創新。其中包括了MRAM創新方案和集成封裝。
三星認為,MRAM是最有希望替代Flash的存儲技術,因為需要更少的mask,所以其稱為會變得更低,再加上功耗優勢,這讓mram稱為他們關注的方向。

MRAM的全稱是Magnetoresistance Random Access Memory,磁致電阻隨機存儲器。目前,MRAM的諸多研究中,已經可以開始生產的產品結構被稱為STT-MRAM(Spin Transfer Torque Magnetoresistance Random Access Memory,自旋注入磁化反轉磁致電阻隨機存儲器)。MRAM的結構并不復雜,原理也不難。它采用了類似三明治的結構。
另外,集成封裝也是三星看好的另一個系統解決方案。三星認為,借助2.5D/3D的封裝技術,最終做出來的芯片擁有更高的帶寬,進而帶來更強的系統性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