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張江“磁力”吸引歸國人才集聚創業

        張江“磁力”吸引歸國人才集聚創業

        作者: 時間:2017-01-24 來源:浦東時報 收藏

          “我曾經在海外多年,已經是500強公司高管,但是有回浦東相關公司或機構對接適合崗位的想法。”諸如此類的留言,在不久之前舉行的第九屆“海外華人精英浦東行”嘉賓群里,每天都在被“刷屏”。作為浦東吸引海外人才的重要“磁場”,張江高科技園區憑借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已經成為留學歸國人員集聚和創業之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3308.htm

          記者日前獲悉,近期新區統計部門通過上門走訪調研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張江園區留學生企業開展了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園區留學生企業相對集中于高技術服務業領域,有著明顯的技術優勢。

          六成留學生企業帶著項目回國創業

          專項調查顯示,張江園區64.3%的留學生企業帶著國外項目回國創業,75.9%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超五成企業研發領域的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國際領先水平,即大部分園區留學生企業擁有較為先進的技術。

          截至2015年,留學生企業專利申請數735個,戶均3.8個,高于園區2.7個的平均水平;授權數266個,戶均與園區整體持平。留學生企業中研發領域的技術程度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共計85家,其中國際領先22家、國內領先63家。例如,亮風臺信息科技在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等領域獲得40余項專利,在10余次國際權威評測中獲得全球第一的成績,多次刷新世界紀錄;凱世通半導體獲得26項用于太陽能離子注入機上的發明專利,離子注入技術達到行業最高水平等。

          先行先試措施更好服務高層次人才

          加快人才集聚是增強科學城實力的迫切需要。數據顯示,2015年末,園區留學生企業從業人員人數為1.2萬人,占園區總數的3%。從人才結構看,博士576人,碩士3452人,本科5093人,本科以上人數占留學生企業總人數的77.8%,超過園區31個百分點,人才結構領先園區。

          在科創中心建設、自貿區建設等利好政策激勵之下,“海歸”聚集張江創業發展,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遇到了種種困惑。海外人才如何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去年年底,美籍華人、中央“千人計劃”專家、維亞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毛晨博士在張江行政服務中心領取了《外國人工作許可證》。這是去年11月1日全市開展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試點以來,浦東新區頒出的首張《外國人工作許可證》。

          記者了解到,輝瑞、羅氏、諾華等赫赫有名的全球前20名制藥公司都是維亞生物的“常客”。維亞生物替世界制藥巨頭完成研發任務,一年產值達到兩三億元,此外已有7個國際化的原創新藥物合作項目引入浦東張江。相較于業務的風風火火,維亞生物此前也遭遇了不少就業簽證問題。而系列外國高層次人才出入境便利措施等先行先試的落地,讓專家更便利,讓企業更省心。

          去年10月,《國家外國專家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進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國際人才試驗區合作備忘錄》簽署。簽署后出臺的各項創新舉措的逐步實施,正助推張江打造國際人才高地和海外人才引進的“樣板間”。

          據悉,除了機制方面的探索外,管理服務模式也將進一步提升。專項調研還發現,張江園區盡管已經建立了不少公共服務平臺,但在調研過程中許多留學生企業表示并不知曉,說明政企信息資源共享渠道不夠暢通。據介紹,張江管委會方面已經開始行動,對公共服務平臺再升級,平臺系列服務好不好,將交由企業評判、市場決定。還比如建立外國高層次人才數據庫,加強數據信息共享,構建一站式、多語種服務體系。此外,設立首席外國專家評選制度,開展外國高層次人才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中心建設試點等,也將在張江逐步展開。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海林市| 神农架林区| 静海县| 板桥市| 从化市| 马公市| 太保市| 千阳县| 万载县| 启东市| 吉木萨尔县| 樟树市| 台湾省| 辰溪县| 辉南县| 商洛市| 西充县| 响水县| 揭阳市| 凌源市| 三原县| 原平市| 抚远县| 平原县| 汕尾市| 稻城县| 昌黎县| 辽源市| 通许县| 徐水县| 巴彦县| 通州市| 九江市| 喀喇沁旗| 和政县| 怀集县| 长乐市| 营口市| 荔浦县|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