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AMD你爭我奪 細數這些年CPU市場上的“神U”
Intel 霸主歸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3152.htm
04、05年是AMD最為風光的2年,市場表現口碑均優于Intel,然而昔日霸主Intel豈會坐以待斃,沉寂一段時間后,推出真正劃時代的產品—— Core 2(酷睿)處理器。酷睿2沒有再犯當年P4過度追求參數與頻率的錯誤,主打效能優先,1.86GHz主頻的低端型號E6300,性能超越3.0GHz的奔騰D雙核,更是無需擔心發熱量大的老問題。

性能寶座酷睿已經奪回了,但低端市場競爭依然激烈,AMD在這方面依然有著不少優勢,想要搶占低端市場,Intel必須拿出像樣的產品。于是在酷睿時代,Intel重新祭出奔騰,并推出性價比之王——E2140,采用M0步進的E2140基本上可以穩定超頻至3.2GHz,實際性能已經趕超E6750。說到超頻,這里還要提一下神U——E5200,特別是五電容版,超頻潛力巨大,默電超到3.6G甚至是4G,性能直逼千元E8雙核。2者都是新時代繼承圖拉丁精神的經典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全系列酷睿2處理器均具有極強的超頻能力。

自從06年酷睿誕生,AMD隨即陷入低迷,Phenom出師不利,顯卡也被老黃死壓,全無當年的銳氣。沉積3年之久,09年AMD開創了一段CPU開核的神化,讓玩家明白天下真有白撿的便宜,只需要通過主板設定,就可以將雙核處理器變為四核,連三級緩存都得以釋放,同時還可以進行超頻。可開核的型號包括:Athlon X2 5000、Athlon II X3 440、Athlon II X2 220、Athlon II X4 640等等,其中Athlon X2 5000為開核大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自從走性價比路線以來,高端CPU方面AMD一直沒什么拿得出手的產品,在這種窘況下, X4 955站了出來,并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AMD中高端平臺的最佳選擇。雖然肥龍 955連i3也干不過,但是采用45nm工藝,解決了一代肥龍功耗與發熱的問題,多核性能不賴,默認高主頻加上黑盒策略,即使放到現在也不過時,相信很多朋友都不舍得替換如此經典好用的U,從綜合價值來說當屬一代神U。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CPU的性能提升幾乎到達瓶頸,玩家圈也沒什么新熱點,然而就在這樣無趣的環境中,我們再次迎來末代神U——E3-1230 V2,基于Ivy Bridge架構的E3-1230 V2,去除了雞肋的核顯,4C8T達到了i7級別,加上散片貨源充足,價格甚至比帶K型號的i5還低,因為支持超線程性能比i5更強。由于不能超頻,搭配主板也不用糾結高端的Z系列,隨意搭個H或B系列的主板,就能享受i7性能,在當時沉悶的DIY界,就像一聲驚天雷,這顆CPU的關注度爆炸增長,不久即被封為E3神U。

既然神U已經數到了E3,那么近年還有能與E3匹敵的產品嗎?答案是沒有的,無敵最寂寞,玩家的選擇也無非是考慮上V2,還是V3,雖然DIY界的神U數完了,不過作為ending小編最后還是想提提當前最完美的CPU——i7 4790K:22nm工藝,四核八線程,Haswell架構,4.0-4.4GHz的高頻率,無論性能、功耗都堪稱完美,無需操心超頻,放心用不折騰,也許是太完美,性能太強,讓一身折騰勁的DIYer無所適從,無從下手,不知能否算為一個缺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