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特爾在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如何扮演特殊且重要的角色?
11月2日,第18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盛大開幕,值此盛會,英特爾向外界展出多種應用于智能制造領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中國制造2025的背景下,揭示了科技創新為工業制造帶來的無限可能性。此外,英特爾還與云智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關聯公司)宣布合作,基于英特爾的智能聯機解決方案(“connected-machine solution”),雙方將合作推動富士康在武漢工廠的電子產品組裝生產線向智能化工廠轉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39730.htm英特爾如何助力大規模生產的設備聯網?
在過去30年,制造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幾年全球主要發達國家都提出了工業4.0發展計劃,而中國也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設想和愿景,所以制造業需要根據新的狀況做出新的改變。而現在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大規模的生產設備,采用全新的技術,連接到互聯網當中?
英特爾銷售與營銷事業部制造與工業部門解決方案架構師總監Ted connell向記者朋友們解釋道,工廠里的老舊設備聯網主要面臨三大難點:首先,老舊設備設計之初從來沒有預料過可以連接到IT技IT網絡上,更多的是考慮連接到OT網絡中;其次,舊設備自身兼容性非常差;最后,即便使用全新技術生產的設備,也可能沒有相互連接的端口,甚至需要自己進行改裝或者是固定的操作才可能進行連接。
Ted connell表示,英特爾在努力實現工廠相互連接方面,已經有了25年的工作經驗。為了實現這項技術,英特爾在車間中運用了2000多個副客戶端,并且使用20多英尺的以太網網線來實現互聯網的假設。在數據中心,英特爾使用了15萬英尺的光纜將600多臺服務器進行連接。這同時也是全世界工業化4.0生產工廠當中規模最大的一種使用互聯網連接的工廠。對于未來工業化的發展趨勢,英特爾希望可以成為一個燈塔,指引業界其他參與者向這一方向發展。
英特爾智能聯機技術解決工業設備的數據提取難題
根據中國統計局和 IDC 的報告,5700 萬工廠機器即將聯網,這些機器設備接入物聯網后,將產生大量數據,從而產生巨大商業價值。然而,隨著工業4.0繼續蔓延全球,實施工業4.0最普遍、最重大障礙也漸漸顯現,那就是工業設備的數據提取。
而英特爾的智能聯機技術可針對傳統設備到新設備的邊緣進行數據提取,經過本地和后臺數據聚合以及分析,提升生產效率。借助該技術,中國頂級制造用例將實現生產資產管理和制造運營改進,釋放超過 500 多億美元的硬件、軟件、連接和服務收入。
Ted connell表示,“我們的數據不用離開工廠,可以在工廠內部進行計算,所以有更高安全性。另一方面我們降低成本,可以讓網絡互通,所以也就提高了互操作性節省成本,增加了投資回報。此外,我們的整個經濟操作模式也是非常經濟化的,幫助我們快速有效的進行這種高級分析。”
英特爾積極建設生態系統
在英特爾看來,物聯網發展需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連接尚未連接的設備,提取數據并轉移到云。第二個階段使萬物智能互聯,使用智能的物把數據傳輸到計算,并在云中和端點進行分析。第三個階段是軟件定義的自主世界。
Ted Connell先生說道,“英特爾物聯網平臺開是一個參考架構,可在此基礎上開發工業制造領域的端到端解決方案,獲得高效地進行工廠精益運營所需的洞察和靈活性。該平臺可以支持英特爾生態系統合作伙伴的產品開發和工廠建設,用于無縫安全地連接第三方運營系統,向云提供可信的數據,并通過分析帶來價值,與生態系統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并運營世界級工廠。”
英特爾與云智匯揭智能工廠神秘面紗,助力中國制造2025
在第18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期間,英特爾公司和云智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關聯公司)宣布將首度展開合作,大力打造國內領先的本土智能工廠。此次雙方重磅合作的落腳點,將是富士康在武漢工廠的電子產品組裝生產線。從這條生產線出發,兩家公司將各自展現他們在智能制造領域所擁有的、別具一格的強大實力。

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
據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介紹,英特爾今年開始轉型,從傳統的芯片制造向以數據中心、云計算為主,智能制造為輔,整合核心競爭能力,存儲、CPU、前端智能器件等的成果,形成一個從后端到前端的良性循環的公司。
在中國制造2025的背景下,陳偉認為英特爾扮演著非常特殊又極為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家提供頂級計算力的公司,英特爾正在為智能制造提供領先的智能技術,是出色的技術伙伴;多年來在產業生態鏈上的投入和積累,也讓英特爾為正面臨急迫創新前景的制造業,帶去更多的業務選擇和大局觀;而英特爾自身在精尖制造領域的積累,也同樣能為眾多國內企業提供參考。”

云智匯公司首席執行官Sam Baker
對于此次和英特爾合作,云智匯主要負責哪方面的工作?云智匯公司首席執行官Sam Baker向在場媒體介紹道:“云智匯本來很多員工是共享IT出來的,我們會從英特爾那里把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然后給到運作的人。英特爾他們不太會了解客戶工廠設備、運作模式的。一個是工廠的IT,一個是工廠的運作的技術,這方面我們是比較了解的。簡單來說,我們比較了解工廠怎么運作,工廠的IT運作。因此我們負責工廠IT,而英特爾是將沒有連接的設備連接到工業物聯網上。我們通過這個工業物聯網幫助工廠的操作人員。我們是比較偏向于工廠端的,我們的分配是這樣的。“
中國制造2025的大幕正穩定而扎實地開啟,它將為制造業所帶來的革新和活力,必然會令全球矚目。而今天英特爾和云智匯所要聯手打造的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就是響亮而又引人注目的前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