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華為:5G和物聯網的驅動者是汽車和能源行業 不是電信運營商

        華為:5G和物聯網的驅動者是汽車和能源行業 不是電信運營商

        作者: 時間:2016-11-03 來源:36Kr 收藏

          物聯網是未來投資和科技的風口之一。是未來的標配,也是物聯網實現的必要條件之一:傳輸速度可達 10Gbps,比 4G 網絡的傳輸速度快十倍到百倍,可以解決海量無線通信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39641.htm

          物聯網的驅動者不是電信運營商

          和物聯網開始是由移動通信運營商驅動的,但是現在驅動者的角色已經發生了變化,變成了那些最可能收益于5G和物聯網的行業,例如汽車、能源和農業領域。

          這是公司的看法。

          “兩年前,5G是由運營商驅動的,但是現在正在發生改變。”歐洲5G市場部副總裁Abdurazak Mudesir說。

          2016年在悉尼舉辦的創新日上,Mudesir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5G的含義也不是僅僅技術的升級,下載速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應用場景的拓展。運營商需要從實際的應用場景來來搭建靈活的網絡架構。

          比如說,寶馬、大眾、奔馳、奧迪、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組成了5G汽車協會,正在推動一個端到端的變化,這將會帶來變革產業,重新定義對5G的需求。

          除了汽車行業之外,智能電網、智能能源行業也在驅動5G和物聯網的發展。

          “有一個看法是,智能城市將推動物聯網的應用,我們可以看到,今天在4G的條件下,已經發生了這些變化,”他補充道。

          如何降低5G和物聯網的成本

          Mudesir說,在一個理想世界中,5G將實現最后一英里的連接,連通每個家庭。現在的固話光纖寬帶對于實現這一點來說價格太高昂了。“學術界、政府的很多相關研究都顯示,最后一英里的光纖投資回報太低了。在這種場景中,無線將作為補充。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推行無線寬帶到戶(WTTx)業務的原因。”

          對于物聯網,高昂的成本對投資回報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

          Mudesir說:“我們了解到,歐洲很多人期望物聯網能帶來大量的商業機會,但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收獲了教訓:還是等一下吧,如果我們僅僅像現在的電信運營商這樣提供連接的服務(selling connectivity),收回的錢可能都覆蓋不了成本,或者收回投資要等上很久才行。 ”

          “那么他們怎么做呢?他們正在嘗試多邊平臺的商業模式,提供連接服務的同時也提供平臺,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還要構建生態系統。只有上述三個條件都滿足,才會出現真正的商業機會。”

          華為創新日上,日本富士通澳洲公司首席技術官Peter Lawther表示,高昂的成本是物聯網的三大挑戰之一(另外兩個是安全隱私的保護,設備的連接性和兼容性)。物聯網的投資回報率是個不小的問題。

          那么,如何降低物聯網的成本呢?

          Mudesir認為,今天電信公司的商業模式在5G時代不再奏效,不論是使用大量數據或幾乎不使用什么數據的物聯網設備都一樣。

          “電信運營商繼續今天的商業模式是不可行的,多少流量收多少錢。尤其是出現一些海量的數據,或者在另一些頻譜中,物聯網傳感器每個月生成1bit的信息。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該怎么收費呢?應該每年收1美元。這是今天正在發生的趨勢。”

          “因此電信運營商應該進行商業模式的轉型,應該擺脫賣流量的心態。你應該思考‘自己創造了什么價值’,然后創造一種商業模式創造這種價值。你應該進入平臺。你可以提供一個數據服務包。例如,寶馬發布了一個計劃,給汽車提供一種不同于普通智能手機的數據包。”

          網絡本身需要降低成本,在5G網絡下每bit的流量成本要低于4G。骨干網的架構需要重新考慮, 網絡切分會成為一個成本最優化的特點。

          另外,在全球的標準化,頻譜也需要授權、統一,并且應該是寬頻。

          Mudesir說,歐盟5G行動計劃想要實現,一個關鍵的要求就是歐盟各國的監管機構應該盡早保證頻譜統一,并且足夠寬。

          電信運營商的悲催角色

          電信運營商不再是5G和物聯網的驅動者,甚至將來有可能都很難成為5G和物聯網的受益者。

          研究公司New Street Research的研究員Andrew Entwistle認為,物聯網將給零售商們帶來收入,但是不會是電信公司的一個主要收入來源。5G將是當前移動行業的末路,以及頻譜的授權和管理模式將需要徹底改變。

          恩特威斯爾稱:“設備制造商和供應商、系統集成商、政策制定者,以及關心通信服務在生活中作用的所有人都對物聯網很感興趣;但是與物聯網有關的一個可怕觀點始終沒有被闡明,說得嚴重一點就是,對于希望通過出售服務實現更高的每用戶收入或每臺設備收入的電信運營商而言,物聯網根本毫無價值。”

          在網絡普及之前,運營商靠電話計時收費,后來有了短信,也好辦,按條計費。之后,網絡時代來臨了,即時通訊工具(騰訊的QQ、微信等)給運營商沖擊不小,流量費成為電信運營商的主要營收項目。

          等到物聯網風云突起,運營商認為是翻身的大好機會。可是,做起來才發現,這口肥肉根本無從下嘴。物聯網需要連接非常多的傳感器。前端傳感器間得無線傳輸、數據上傳云端、遠程操控,都需要通道,產生流量。可是,問題在于,所有的物聯網設備都用運營商的傳輸通道,將會產生海量的流量。可以預想,未來的流量費將變得非常便宜。運營商未來的承擔的角色和今天沒什么變化。

          Entwistle以一所連接了數以萬計設備的5G醫院為例。他解釋說,醫院使用的設備越多,設備供應商收取的費用越多,而電信公司只能一如既往地提供服務,也就是將設備接入互聯網。

          “電信運營商不能從這些設備本身賺取一分錢;他們只是將5Gbps光纖接入醫院當中,或許在今后的10年中,他們能做的仍然是銷售5Gbps連接服務,或是以不到當今5Gbps光纖一半的價格銷售10Gbps光纖服務。”



        關鍵詞: 華為 5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万宁市| 宁海县| 新乡县| 卫辉市| 临桂县| 晋江市| 高尔夫| 昆山市| 东海县| 木兰县| 庆安县| 乐清市| 东乌珠穆沁旗| 南川市| 得荣县| 阳西县| 宁津县| 介休市| 佛坪县| 舞阳县| 漯河市| 武清区| 乃东县| 六安市| 迭部县| 汉寿县| 鄂尔多斯市| 蒙自县| 大宁县| 施秉县| 壶关县| 无棣县| 河源市| 兴仁县| 阆中市| 马边| 沈阳市| 收藏| 延川县| 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