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無人駕駛讓英特爾大展雄心

        無人駕駛讓英特爾大展雄心

        作者:王瑩 時間:2016-10-24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令人雄心壯志。美國有人提出2030消除汽車交通事故(accident free)。據預測,到2025年,市場將會有420億美元,2030年會有1.2億輛汽車是的,到2035年全球四分之一的汽車是無人駕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1713.htm

          圖:自動駕駛的第5級:徹底拆掉方向盤、油門和剎車踏板

          不久前,寶馬與以及在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領域全球領先的Mobileye公司共同宣布,未來三方將基于寶馬I Vision Future Interaction概念車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版將在2021年正式推出。

          基于此,近日在京舉辦了“The NEXT:科技×汽車”為主題的沙龍,、新智元、癮擎傳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專家參與了討論。

          無人駕駛對計算的挑戰

          “數據爆發時代即將到來。這得益于計算能力的大幅提高。”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稱。例如未來將從基因層面治療糖尿病,汽車、飛機等也帶來海量的數據分析。物聯網業很多人在爭論計算平臺應該在前端(末端節點)還是后端(云),特斯拉車禍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汽車開在馬路上,太陽光反射干擾了傳感器,傳感器一瞬間沒有及時處理,特斯拉做出錯誤的判斷——換道,然后跟迎面而來的汽車相撞。可見不能把所有的計算能力放在云端,哪怕有再快的網絡傳輸速度。所以人們關注端到端的平臺問題(如下圖)。

          無人駕駛的關鍵技術方面,傳輸上是5G,還需要車載HPC,機器視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人機交互、大數據分析處理等。為了布局無人駕駛,英特爾在感知方面有RealSense,并收購了FPGA公司Altera,還有最近收購的機器學習的初創公司Nervana和計算機視覺的初創公司Movidius,以實現功耗最低、執行性能最高的解決方案。同時英特爾有通用的計算平臺。機械電子方面,傳統的機器人領域是做智能控制的強項,這部分不是英特爾的強項,英特爾樂于跟這些領域的專家合作,一起來構建生態。

          關于機器學習,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博士稱,神經網絡模擬人腦構造,是每個神經元有計算和存儲的能力。最早神經網絡只有二三層,深度學習時幾十層上百層。為何現在又提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1.現在硬件可以大規模計算,體積可以縮小;存儲也大規模發展,成本降低。2.更智能的算法出現。RT(機器人技術)時代,英特爾增加了感知—RealSense,并有人工智能技術(收購了兩家公司Nervana和Movidius)。今天會場發言的話筒越來越多,汽車的攝像頭越來越多,因需要無縫地覆蓋和計算。無人駕駛對消費者的好處不僅是減少了交通事故,還可使道路上的車速更快——因沒人加塞了;對于城市管理者,可以解決擁堵問題,例如北京某地發生車禍,立即有補丁上載到云端。

          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說,他的一位開特斯拉的朋友現在不敢把手從方向盤上放下來了,原因之一是前面的車加塞,特斯拉也可能會跟著加塞。

          國際無人駕駛組織對無人駕駛進程的分了五個階段(如下圖)。今天不管是特斯拉還是國產車,是處于階段1和2,即處于輔助駕駛階段。英特爾關注的焦點點是在階段3到階段5。

          未來汽車的人機交互很重要。

          如果汽車行業像今天半導體行業/摩爾定律這樣的速度迭代,今天汽車應該只有幾分錢!可見汽車業有很多自身特點和很多挑戰,例如傳感器等。

          另,無人駕駛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商業模式和國策的問題。

          汽車產業會變成富士康?

          在圓桌討論部分,新智元創始人楊靜提出問題,有人認為汽車是裝著輪子的計算機,有互聯網廠商認為汽車產業馬上要變成富士康了。

          癮擎傳播總經理、《中國汽車畫報》出版人兼主編莊鑒韜認為還是以汽車為本,因汽車功能安全很重要,不像某些手機的電池爆炸了,飛機必須托運它就解決了。新趨勢是汽車向服務業轉型,例如福特、通用等都在向服務轉型。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鄧志東教授稱,未來駕駛汽車可能像現在的人玩馬術一樣,是一種奢侈體驗,因車可以自動駕駛。傳統品牌車企可能不太愿意看到這個現象,因可能人們對車的品牌不太感興趣了,因為品牌車的賣點之一就是駕駛者的愉悅感(例如著地感)和安全性。

          圖:圓桌討論嘉賓從左至右:新智元創始人楊靜;癮擎傳播總經理、《中國汽車畫報》出版人兼主編莊鑒韜;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鄧志東;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陳偉

          英特爾楊旭對現在互聯網企業跨界做汽車的理解是:蘋果原先不是做手機的,但把手機研究透了,對用戶的需求研究透了,因此做出了好手機。因此未來,傳統車企和互聯網企業都有機會,主要是誰的服務更好。例如滴滴公司提供出行服務。

          無人駕駛將使哪個行業最受益?清華的鄧志東教授認為對物流公司會受益。因為當前的大貨車主要靠超載盈利,因人力成本貴。可以大膽設想一下,例如道路規劃方面,一條路上全部是長距離大載重量的無人汽車,沒有行人、沒有有人駕駛車和無人車相撞的事故歸屬等爭議。

          在技術上,鄧志東認為,無人駕駛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大成者,作為一個垂直應用領域,涉及五個維度:深度學習、數據、計算、通訊以及整合,正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全部。

          圖 會場外的“the NEXT”沙龍標志



        關鍵詞: 無人駕駛 英特爾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丰台区| 开阳县| 昆山市| 宜兴市| 宜良县| 甘德县| 屏边| 安乡县| 平遥县| 襄樊市| 太白县| 宝山区| 芦山县| 时尚| 革吉县| 沁水县| 长治县| 汾西县| 海淀区| 延长县| 巴南区| 连云港市| 卫辉市| 舟山市| 关岭| 蕉岭县| 五河县| 兴文县| 江阴市| 蒙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利川市| 莫力| 镇平县| 汶川县| 靖远县| 安图县| 桂林市| 黔西县|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