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疼是電器企業之突破
芯片,即半導體集成電路,是所有電子產品的核心,是電子工業的糧食。其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但是,我國在芯片研發方面仍面臨研發結構不平衡,研發效率偏低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1622.htm然而,一些企業自稱是芯片的“主導”,而自身還是購買境外芯片為生存之本,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芯片之疼應該捫心自問,自己的產品應用的技術是不是自己企業所研發,是不是“巧借噱頭”? 如果掩耳盜鈴,勢必挫傷消費者的熱情,也無益于企業的長久發展。企業不在大,而在于“為”。通過商業化的廣告效應可以起到一時的作用,而無法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企業要想立足并遠行,要有自己的獨立核心技術做支撐。芯片是跳不過去的“坎兒”。有一些企業做過嘗試,懼怕其投入而看不見實在的產出。但是,沒有對核心技術的追求,沒有對核心技術的堅持,企業也不會遠行。
企業可以盈利,但是自主地盈利,就需要“金剛鉆”。擴張和規模也成為過去,精簡和提升才是生存之本。拿著片面的繁榮來掩蓋整體的不足是當下一些企業走的偏道,過去的輝煌可以作為起步的基石,切不可當做沾沾自喜的臺階。否則會給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帶來羈絆。
發展實體經濟不是說你做就是實體,而是要有競爭性的實體,否則,實體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