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5G:華為、中興或能與高通“攜手”?
對高通來說,華為和中興的崛起,對其來說或許也是好事,一方面,有望讓其擺脫“獨霸”或“壟斷”陰影,另一方面,既能讓其分出精力投身到物聯網等新技術領域研究,也能讓其繼續在5G時代獲得相應的技術投入市場回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0745.htm5G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過往3G、4G的基礎上發展過來。“石頭縫里蹦出個孫悟空”作為神話故事可以流傳,實打實、硬碰硬的5G技術不可能從石頭縫里蹦出來,需要在以往通訊發展的基礎上“繼往開來”。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華為、中興等中國新秀與高通等傳統世界領先廠商、國際組織的合作也是至關重要。
特別是近期無論是產業界、還是政府相關部門的表態,都贊成在5G領域實行全球統一的標準,以利于產業的發展。
這就使得國內廠商與國際廠商之間雖然有一些競爭,但是大方向上相互之間的合作應該是主流。
而對華為和中興來說,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的投入,終于有機會“媳婦熬成婆”,不僅將為國產廠商樹立前進和學習“榜樣”,也能帶動國內廠商形成尊重和敬畏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國產手機:既要搶占4G市場,更要提前布局5G
當前,包括華為、小米、樂視、OPPO、vivo、金立等在內的各類國產手機在4G終端市場爭的可謂“頭破血流”。
IDC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7月28日,三星、蘋果、華為、OPPO、vivo分別以22.4%、11.8%、9.4%、6.6%和4.8%。
OPPO、vivo等廠商的崛起,讓一度領先的小米“黯然神傷”,也讓曾經的“互聯網手機模式”受到拷問。
如果僅僅站在4G終端來看,似乎各大手機廠商分出了高下,但是,如果放在5G時代來看,競爭還未拉開序幕。
按照5G技術標準化推進時間表測算,預計2017年會完成第二階段技術方案驗證,隨后將完成系統方案驗證,這意味著未來3-5年之內5G時代必將來臨。
因此,各大國產手機在積極做好4G市場的同時,也應盡早布局5G時代,以OPPO為例,其已與高通、華為、中興、三星等廠商一道提前參與到5G相關的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中。
簡單說,只有提升自己在下一代通信技術中的話語權,才有可能在未來的5G終端市場競爭中占據領先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