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國產電動汽車安全嗎?
日前,三星智能手機Galaxy Note7因鋰電池故障爆炸召回的消息,引發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小小的手機都會爆炸,動輒搭載幾百公斤動力鋰電池的電動汽車還安全嗎?安全是發展電動汽車的前提,沒有安全就沒有電動汽車的未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10378.htm
沒有安全就沒有電動汽車的未來
截至2015年底,我國電動汽車事故率0.17%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夏季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透露,2011年以來,我國發生電動汽車事故31起,其中,2015年發生9起,今年上半年則發生了8起。
另一則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電動汽車事故率達到0.1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電動汽車事故數量呈增長態勢,一個原因是銷量的快速增長。”李東說,“十二五”以來,我國累計銷售各種新能源汽車44萬輛,僅2015年就銷售33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超過七成。伴隨著車輛、電池及線束的老化,電動汽車安全風險正進一步增大。
“電動汽車比較典型的事故是自燃、碰撞起火和過充。”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標準所總工程師周榮舉例說,2015年4月26日,五洲龍A10純電動大巴在深圳普天新能源的深圳灣加電站充電時發生自燃,車輛嚴重損毀,幸無人傷亡。調查顯示,這是一起典型的過充失火事故。“當時,車輛電池管理系統死機,但充電機并沒有相應采取應急措施,而是繼續充電。結果過充1小時18分鐘,過充電量57.9千瓦時,最終,電池承受不了,破裂、燃燒。”
另一起有名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自燃事故同樣因為充電。“這位上海車主沒有安裝充電樁,在采用飛線充電時,接線板又被錯誤地放在了車輛后座上。”一位業內專家說,幸好只是車輛燒毀,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不管由什么引起,電動汽車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現是電池熱失控。”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說,首先是單體電芯熱失控,其間的發熱量可以使電池的溫度升高400—1000攝氏度;接著熱失控會在電池模組中像放鞭炮一樣迅速擴展,車輛冒煙、起火甚至爆燃。而熱失控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連鎖反應的速度,又與電池材料的熱穩定性密切相關。在目前各種類型的動力電池中,磷酸鐵鋰電池熱失控的最低溫度比其他材料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