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為什么是華為站在“云端”看世界

        為什么是華為站在“云端”看世界

        作者: 時間:2016-09-20 來源:通信世界網 收藏

          9月初,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全球最大,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大會——HUAWEICONNECT2016全聯接大會。在此次大會上,正式全面闡述了云戰略定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7191.htm

          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在會上做了《站在云端看世界》的主題演講。胡厚崑說,在未來云的世界里,華為的定位,就是成為智能社會的使能者與推動者。華為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聚焦基礎設施,做創新的云技術提供者;做企業云化、數字化戰略的使能者和優選合作伙伴;秉承開放、合作、共贏的原則,做云生態的積極貢獻者。

          關于云化戰略的“四者論”,可以說是華為實施“全面云化”戰略的集結號。雖然近兩年,華為在云戰略推進上做了許多工作,提出了許多理念,但HC大會上對云生態發展的全面論述,才是華為在云戰略層面的總綱領。在這次大會上,華為的三位輪值CEO都出席了大會,對云戰略進行了不同層面的論述。

          關于華為云戰略的分析,從HC大會召開后的20多天,業界連篇累牘的分析,早已是汗牛充棟,再分析就有拾人牙慧的嫌疑。其實當天在上海世博園梅賽德斯奔馳中心,聽胡厚崑演講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做云的公司這么多,只有華為喊出了“站在云端看世界”這樣的口號?怎么才能站在云端?華為在云端又看見了什么?看見后又要做什么?

          站在云端,是因為要看的高,看得遠。

          這是與華為現有的身份相匹配的。作為全球行業的領導企業,華為需要在行業發展中起到引領作用。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全聯接世界也正從信息社會向智能社會演進,云成為通往智能社會的重要藍圖。所有行業都在加速云化轉型,迎來思維模式、商業模式、技術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等的變革。另一方面,一切又在塑造云,各行各業關鍵業務,又對云的技術、平臺、方案以及生態提出挑戰,并不斷驅動云發展。在整個產業生態發生根本性變革的時候,需要華為這樣的行業領導者站出來,帶領業界伙伴建立一個開放、多樣、共生共贏的云時代生態法則。這就要求華為必須要超越一般企業,站在產業發展的前端,以戰略的眼光看世界,引領行業發展。華為作為全球ICT行業的領導企業,需要在行業發展中起到引領作用。

          對于未來的判斷,華為認為智能社會正在到來。智能社會有三個特征,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由于有了先進的ICT技術,這三大特征才能實現。在智能社會,終端是萬物感知的觸角,網絡連接萬物,而云則是萬物智能的源泉,與此對應的是全面協同的“端、管、云”架構。胡厚崑說,華為對于云的思考和實踐也從未停止。

          對于這個像其他重大技術革命一樣將影響人類發展的云,作為行業領導者,華為只有站在云端,才能看到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過去十年,云造就了谷歌、亞馬遜、滴滴、Airbnb,顛覆了許多行業,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下一個十年,將是云的2.0時代,企業是云化的主角,各行各業將在云中成長,各種行業云也將興起。華為只有看到這一點,了解這一點,才能在其中分得一杯羹,才能有長久的發展。所以說,基于未來智能社會的“端、管、云”技術架構是華為重點投入的戰略方向。站在云端,可以府視這個產業的發展,從而了解未來,發現機會,如果是仰視,身在云中,“云深不知處”,就會迷失方向。

          當然,站在云端是需要實力的,怎么才能站在云端。對此胡厚崑總結了三點:

          一是重塑觀念。企業應重新認識ICT的作用,把信息技術從輔助性技術上升為關鍵的生產技術,大膽利用信息技術驅動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創新,大膽利用新技術重新設計生產流程,而不是讓技術適應流程。華為也在積極學習、思考,如何在云時代運用好云思維。

          二是重構人才。掌握以云為基礎的信息技術應成為企業員工尤其是企業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素質。對于華為這樣一個擁有17萬員工的企業來說,如何升級員工知識結構,很具有挑戰性,華為也一直在探索。

          縱觀全球,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供不應求,頂尖人才更是稀缺資源,這種情況還會持續甚至加劇。企業應提前布局,大膽爭奪人才;未雨綢繆,提前儲備人才。華為也一直在積極部署人才戰略,希望吸引更多頂尖人才。

          云時代,CIO不僅是企業“技術掌門人”,更應成為“戰略制定者”,能夠用信息技術驅動業務變革。

          三是小步快跑。制定云化戰略,既要大膽構想,制定長期的、系統的戰略,也要小步快跑,從小處入手,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循序漸進地建立持久的信心。華為在全球有8萬研發人員、16個研究中心、超過1500個實驗室。過去,計算資源非常分散,難以共享,利用率低。從2013年開始,華為整合研發資源,實現代碼和研發作業的上云部署,重構研發流程,效率大幅提升,其中,資源復用率提升2.5倍,各環節作業時間平均縮短50%,產品上市時間也大幅提前。

          在云時代,華為的定位很清楚,就是做“四者”:做智能社會發展推動者、做創新的云技術提供者、做云服務的合作者、做云生態的積極貢獻者。華為看的很明白,在云時代,不是贏家通吃,不是強者才能贏,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合作共贏。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有云的高度、云的思維。這也是華為為什么提倡要站在云端看世界的原因。

          站在云端的華為看到了未來智能世界,看到了ICT將是這個世界的基礎,看到了一個龐大的萬物互聯的世界。華為意識到,在云時代,ICT已經從一個垂直行業,變成了數字化轉型的使能工具,產業鏈上垂直整合已經成為過去式,ICT行業必須構建新的生態系統。

          華為看到了在這個生態系統中自己的定位和作用:做好產品,服務好客戶,幫助千千萬萬客戶建好千萬朵云。



        關鍵詞: 華為 ICT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木县| 崇信县| 黑水县| 项城市| 桃江县| 临夏县| 吴堡县| 汤原县| 巧家县| 东海县| 宁国市| 阳江市| 柳江县| 德昌县| 漾濞| 双桥区| 湘西| 搜索| 固安县| 怀仁县| 城固县| 四平市| 东乡族自治县| 长葛市| 宁安市| 曲沃县| 嘉义县| 象州县| 桐城市| 法库县| 华池县| 茶陵县| 衢州市| 绥阳县| 吉林省| 彭州市| 察雅县| 呼伦贝尔市| 红桥区| 诸暨市| 辰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