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yè)界動態(tài) > 從4.5G到5G 無線寬帶一步步攻破現網難題

        從4.5G到5G 無線寬帶一步步攻破現網難題

        作者: 時間:2016-09-20 來源:通信世界網 收藏
        編者按:時至2016年下半年,國內4G無論從網絡能力還是市場情況都呈現出更成熟、更快演進的趨勢,4.5G的網絡能力和商業(yè)模式已成當下之勢。

          在全球眾多的4G運營商中,中國移動以龐大的用戶數量和大范圍且深度的覆蓋成為當之無愧的領軍角色。根據中國移動所發(fā)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其4G用戶總數已達到4.29億戶,4G滲透率達到51.2%,且還在持續(xù)上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7190.htm

          這給5G的技術與應用探索,提供了更令人振奮的市場前提。正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所長王志勤預測,某些5G技術已經具備了率先商用的能力,并可運用在4G網絡中,如物聯網、車聯網等。但隨著4G網絡逐漸成熟、用戶流量的持續(xù)暴漲,以及業(yè)界對5G研發(fā)的加快,4G網絡需要創(chuàng)新的細節(jié)以及5G應用需要攻克的難題也越來越清晰。

          演進需克服現網難點

          按照王志勤的解讀,目前5G研發(fā)中最難突破但也是最需要解決的是業(yè)務對低時延的需求。目前3GPP已經啟動了5G低時延標準化工作,重點是針對用戶面、控制面時延進行優(yōu)化,但現網中業(yè)務需求已經出現,并越來越旺盛,如基于云的移動互聯網業(yè)務、VR、AR以及車聯網、工業(yè)互聯網等,這些場景對延時要求十分苛刻,一般要求延時在0.5ms到1ms之間。

          在向5G的演進中,繼載波聚合技術后,多天線、網絡切片等技術已成為運營商目前商用熱點。但實際商用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例如在中國電信的新技術部署中發(fā)現,網絡切片越多越利于網絡的靈活性,但同時,切片帶來資源利用率、切片的管理等諸多新問題,切片數量需要在資源利用率和網絡靈活性間取得折衷。

          后續(xù)技術的落地

          在國內甚至全球,中國移動在4G后續(xù)演進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目前中國移動已重點在多個方面推動技術的引入,包括提升網絡承載效率、提升TD-LTE網絡上行承載能力、TDD和FDD融合發(fā)展等。

          據悉中國移動和某些公司正在大力推動5G技術的“4G化”,把具有5G特征的天線引入到4G網絡中,成倍提升上行、下行帶寬能力。

          但智能天線的實際使用也有很多問題待突破,中國移動設計院人士已直接指出,智能天線從2007年開始使用,直到目前,仍有很多一線部門不理解其如何真正使用,在部屬中只是把智能天線當二級天線使用。如果能夠充分理解智能天線的用法,讓其滿足特定要求,實現精度覆蓋,可以大幅提升網絡效率和用戶體驗。

          加速5G研發(fā)

          據中國移動研究院專家介紹,除了在2.6GHz頻段上提升網絡效率,針對3.5GHz這個面向5G的頻段,中國移動也開展了相應的研發(fā)工作,目前已有5G原形機出爐,后續(xù)會做相應的技術驗證。

          中國聯通對5G的研發(fā)也在加快,積極推動面向5G的4G關鍵技術的優(yōu)化。其中,NB-IoT作為其重點研究和推廣技術正在多個城市進行試點。

          面向5G,中國移動在TDD與FDD融合方面做了提前規(guī)劃與考慮。未來3.5GHz及以上頻段將會是以TDD頻譜為主,而中國移動既擁有FDD頻段也擁有TDD頻段,所以未來TDD與FDD融合已成必然。



        關鍵詞: 4.5G 5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收藏| 资兴市| 林甸县| 温宿县| 浦东新区| 桦南县| 革吉县| 兴隆县| 疏勒县| 五台县| 新野县| 昭觉县| 龙门县| 陆丰市| 天全县| 中山市| 咸宁市| 南漳县| 博兴县| 延寿县| 沙雅县| 阳江市| 鹰潭市| 舟曲县| 尉犁县| 鱼台县| 嵊泗县| 紫阳县| 永济市| 柳州市| 大洼县| 应城市| 荥经县| 油尖旺区| 清苑县| 赞皇县| 定远县| 开远市| 泸定县|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