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英特爾與ARM對未來應用的想像與布局

        英特爾與ARM對未來應用的想像與布局

        作者: 時間:2016-08-26 來源:數位時代 收藏
        編者按:這是一個和ARM有著同一個夢想的Intel,除將接手ARM架構移動芯片的晶圓代工業務,還將一同攜手刻劃5G物聯網世界樣貌。

          Intel于上周二宣布與簽訂授權代工的生產協議,未來采用架構進行IC設計的業者,都可以透過Intel的工廠來生產芯片,許多評論都集中焦點在臺廠芯片代工訂單的沖擊,但我們不妨先將眼光放遠一些,來看看Intel與對未來應用的想像與布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6074.htm

          那個當年和移動設備市場失之交臂的Intel

          猶記Intel在IDF 2015 in Shenzhen的主題“中西合璧,未來創新之源”中,僅簡單地回顧他們已經達標2014年4,000萬臺平板機的出貨量,而實際上是遠超目標的4,600萬臺,其背后當初是Intel在2014年花了十億美元補貼政策而來艱辛的戰果。

          2015年,Intel持續積極在中國針對ODM/OEM廠商推出“TurnKey”方案,企圖借由Master Reference Design讓移動終端裝置可以在短短6至8周迅速出貨到市場。但很快地,2016年的Intel不只低調許多,甚至停止開發專為低端筆電、智能手機和平板的Atom處理器系列。

          早已改變其對移動設備市場布局的Intel

          正當大家覺得Intel算是退出移動設備市場時,Intel緊接在2016年8月宣布與ARM達成授權代工生產協議,將以10nm芯片制程生產ARM架構的移動處理器芯片,引起市場注目。

          但其實早在2014年秋天,Intel專供Smartphone和Tablet SoC服務的Mobile Communication Group就已經解散,合并到PC Client Group,整個部門名稱也改為Client Computing Group,這不只是可避免虧損連連的移動芯片部門一直受到投資市場的關注,亦是Intel在移動運算裝置布局開始改變初衷的表現。

          事實上,家大業大的Intel此次與ARM的授權代工生產協議,算是利用自身既有的產能和技術優勢,填補因PC市場委靡需求空缺出來的制造產能,擴大晶圓代工業務營收,僅有固本培元之功效。

          期待從物聯網得到新營收成長動力的Intel

          筆者認為Intel仍期待從物聯網得到營收成長動力,特別是在終端產品運算和資料中心運算方面。

          一、終端產品運算市場:

          Intel不管是加大投資、技術支持,和提供物聯網用開發套組都不遺余力:例如在中國透過“眾創空間加速器”進行“創客爆米花”資助計劃,協助該地創業者、大學生、開發者和新創公司等研發具體產品,并分享自家平臺資源向國際市場推廣;或是近期IDF 2016發表的Intel Joule運算模組,支援Intel RealSense實感技術的景深感測攝影機,主要也是鎖定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開發者、創業家以及營運已上軌道的企業客戶。透過這樣一系列的平臺服務引進新創事業體,從新創產品還是娃娃就抓起,早就是拓展物聯網終端產品商機的關鍵之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英特爾 AR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舟曲县| 柳林县| 安福县| 颍上县| 桂平市| 平安县| 天门市| 贡觉县| 民乐县| 武宁县| 龙陵县| 高邑县| 嘉兴市| 石城县| 安庆市| 海门市| 乾安县| 霸州市| 洛浦县| 新河县| 绥德县| 固始县| 通化市| 门源| 湟源县| 罗源县| 东乡族自治县| 紫阳县| 怀化市| 洪洞县| 礼泉县| 太仓市| 镇远县| 沭阳县| 四川省| 苗栗县| 静安区| 绩溪县| 临海市|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