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人工智能芯片 爭搶智能時代入場券
余凱所在的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公司也非常具有前瞻性。據記者了解,早在去年7月,地平線機器人就提出“深度神經網絡創業”(今年AlphaGo所采用的算法框架即為“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增強學習”,前瞻性可見一斑),并且地平線機器人已經擁有了非常豪華的投資者陣容:晨興、紅杉、高瓴、金沙江、DST、線性資本……地平線的成功融資帶動了中國相關企業投入到這個跑道,并且獲得資本支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932.htm更難得的是,地平線機器人的商業化非常成功。余凱告訴記者,雖然地平線沒有大張旗鼓發布自己的芯片產品,但奇點汽車、科沃斯掃地機器人、美的空調等的產品都用到了地平線的解決方案。
“從商業模式來講,地平線更像一家面向自動駕駛和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公司(負責開發算法、芯片以及系統),而非一家芯片供應商。”余凱說。
此外,國內傳統芯片企業也在布局人工智能芯片領域。比如,中星微電子在今年6月20日率先推出“全球首顆具備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的嵌入式視頻采集壓縮編碼系統級芯片”,并取名“星光智能一號”。據報道,這款基于深度學習的芯片運用在人臉識別上最高能達到98%的準確率,超過人眼的識別率。該芯片于今年3月6日實現量產,目前出貨量為十幾萬件。
智能時代
得芯片者得天下
陳天石告訴記者,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已經深入人心,而深度學習成為當前最主流的的人工智能算法。這對于處理器芯片的運算能力和功耗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給處理器芯片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各巨頭也是看到了這個市場的容量,因此最近紛紛投入財力、人力和物力。
“大家競相追逐的其實是智能時代的入場券:盡早下手,以后就會有個好座次,否則就只能在后排或門外觀望了。”陳天石說。
陳天石舉例說,如果把多樣化軟件和應用所生存的數字世界比作我們的宇宙,那么芯片其實就是這個宇宙基本規律的定義者。誰掌握了芯片技術和背后的生態,誰就將在智能時代獲得最大的話語權和統治力。“在車輪向智能時代轉動的時候,不順應時代的公司將會淘汰,即使是巨頭也不例外。”
目前,人工智能芯片領域也出現了一哄而上的情況。余凱對記者說,他特別能感受到,(人工智能芯片)這個行業的從業者越來越多,大家做得東西越來越有交集。
“行業繁榮是好事。我在2013初成立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現在中國很多公司在做深度學習;2014年成立百度自動駕駛團隊,現在中國很多公司在做自動駕駛;2015年成立地平線,現在中國很多公司在做人工智能芯片。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覺得有更多參與者是好事,能夠推動整個行業發展。但是大家要各自找到自己的獨特性和創新性,敢為天下先,而不是拷貝。”
陳天石也主張,要注重建立以自主芯片技術為基礎的智能生態,而不是重復投資、重復建設。
“雖然寒武紀公司和中科院計算所為中國獲得了一席智能芯片的前排座位,但這還不夠。我們國內的人工智能企業(包括上層應用、軟件和芯片)應當聯合起來,以自主芯片技術為基石建立中國乃至世界的智能新生態,方能在智能時代的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陳天石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適應國際通行的做法,尊重原創技術,尊重知識產權,同時避免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在生態鏈的每個環節均衡發展,這樣才能在國際上獲得競爭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