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三大業務板塊齊發力 競爭對手都有誰?
在跨國企業高層圈,這樣的一種共識正在彌漫:與華為業務上沒有交集是值得慶幸的;成為華為的競爭對手則是不幸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473.htm這種體會不只是華為早期的競爭對手諾基亞西門子有過,阿爾卡特朗訊有過,愛立信有過,隨著華為三大業務板塊的確立,現在的蘋果、思科、三星都有了切膚體會。
經過前兩年調整,華為目前業務有三大板塊,即運營商網絡、企業解決方案和消費者終端。

7月25日,華為發布2016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245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上半年1759億元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0%。公布中未明確說明三大業務模塊各自的營收和利潤,只公布了營業利潤率為12%。
在內部講話上,任正非把華為目標定位為“真正的領導世界潮流的企業”。曾經軍人出身的任正非,意志力堅定,說話做事不達目的絕不罷休。這正是他讓競爭對手敬畏的地方。既然分出了明確的三大業務單元,那就意味著在這三大業務板塊上,華為的最終目標都是世界第一。
任正非現在七十多歲了,以他的性格,肯定要在退休前實現目標。
運營商網絡業務,華為已經是世界第一
今年上半年,愛立信完成營收1063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819億元;華為實現銷售收入2455億元人民幣超出愛立信三倍。在前輩愛立信面前,華為已經是高不可攀的巨人。
企業解決方案業務,華為成為僅次于思科的世界第二
經過30年的發展,思科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坐上了全球網絡交換機頭把交椅的寶座。這塊業務在華為的版圖中,目前體量最小,但發展勢頭最猛,目標是在2019年做到100億美元,而這些市場都需要從思科手里搶。
消費者終端業務,華為成為世界第三
在消費者終端業務上,華為把目標定位蘋果,三星不是其目標。原因很簡單:在任正非眼里,三星檔次不夠,只有注重創新的蘋果才是華為真正的競爭對手。 但實際上,華為要成為世界第一,確實不僅要超越蘋果,還要超越三星,畢竟目前在全球市場份額上,第二是蘋果,第一是三星。

思科錢伯斯可得當心了
在企業解決方案業務上,華為鎖定的目標是思科。思科1984年成立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經過30多年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思科的發展錢伯斯功不可沒,他于1991年加盟,1996年做上思科CEO。在錢伯斯帶領下,思科坐上了全球網絡交換機頭把交椅的寶座。這塊業務在華為版圖中,目前體量最小,但發展勢頭最猛,雖然中國經濟發展在降速,但華為企業業務一直是“火車頭”的位置。
2015年,華為企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76.09億元人民幣,增速為43.8%,在全球渠道伙伴數量超過8000家,解決方案伙伴超過350家,所提供的創新、差異化和領先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獲得客戶高度認可,在公共安全、金融、電力、交通、教育、媒資等市場被應用廣泛。據華為透露,這一塊的目標是在2019年做到100億美元——這些市場都要從思科手里去搶。
華為企業業務的發展對思科造成的沖擊顯而易見,從根基上動搖到了錢伯斯在思科的地位。2015年5月,思科通過明升暗降形式表達了對錢伯斯的不滿,宣布從7月26日起錢伯斯不再擔任CEO,改任執行主席,由負責全球運營業務的高級副總裁查克羅賓斯出任CEO。
隨著華為企業業務不斷攻城拔寨,思科陣地不斷失守,錢伯斯及后繼者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雖然華為企業業務全面戰勝思科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思科高層已經感到了壓力正撲面而來。錢伯斯是否會被任正非徹底趕下臺,還有待時機來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錢伯斯在思科日子確實不好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