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機版無人駕駛注定死去,5G欲成最大救星?
5G叫IMT-2020,業界預計2020年前后正式商用,是下一代移動通信標準,5G決不會是像3G過渡到4G那樣給消費者的直觀感覺是網速的提升,5G是革命性的,之所以說是革命性的,是因為5G包含物聯網,人類進入信息社會以來,因特網帶來的變革成為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而5G物聯網會將網絡的應用范圍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廣度。
5G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有兩個重要的指標是一定會被定義:高帶寬,高到什么程度;低延遲,低到什么程度。高帶寬低延遲的5G網絡對于無人駕駛來說至關重要,只有帶寬足夠高才能承載馬路上數以千計的汽車,只有延遲足夠低才能確保出現危險情況時能及時作出反應。
現在的無人駕駛是什么樣的?
谷歌、百度、特斯拉等都在研究無人駕駛或自動駕駛技術,如果仔細研究三者會發現一個共同點:這些無人駕駛都是在玩“單機游戲”,即車車之間、人車之間是沒有關聯的,沒有網絡連接,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傳感器對復雜道路的識別,而不是在車聯網上,當然這個方向沒什么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在網絡帶寬以及傳感器價格尺寸都是瓶頸的今天,“單機”無人駕駛是目前最可行的一種途徑,在無人駕駛初期,你不可能讓所有的車都聯網,都內置傳感器,只有無人駕駛成熟之后才有可能實現車聯網,但這需要漫長的過程。
無人駕駛要配合物聯網使用,現在的無人駕駛還只是處于初級階段,沒有車聯網的無人駕駛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以目前無人駕駛的水平以及發生事故的概率來看,如果普及無人駕駛技術會使汽車公司倒閉。沒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玩單機的無人駕駛 注定被淘汰
之所以說玩單機,是因為車車之間是無聯系的,現在汽車上的網絡是為了導航。再智能的傳感器也無法預知潛在的危險,而且發生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出事故概率也會大大增加。真正的無人駕駛還很遙遠,車車互聯,人車互聯。萬物互聯,不是一句空話,只有這樣才能最低程度地避免事故的發生,無人駕駛才能真正普及。
現在的無人駕駛“單機模式”即使技術再成熟也還是會有不可預知不可避免的事故,發生事故的概率絕不會為零,而哪怕億分之一的事故概率都有可能讓一家汽車公司破產,如果無人駕駛大規模商用,出現十次事故一個汽車企業可能就要破產了。既然事故不可避免,距離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么現在發生事故誰買單?
生命不可兒戲 無人駕駛需要具備多低的事故死亡率?
雖然現在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于車禍,但當事人多多少少要自己承擔責任,而無人駕駛發生事故,是誰的責任?
特斯拉在聲明中也稱,這是Autopilot系統行駛超過2億公里過程中遇到的第一起致命事故,遠低于美國致命車禍發生率。聲明稱,在美國機動車平均每行駛1.5億公里發生一起致命車禍。
但低于有人駕駛致命車禍發生率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責任人不同,兩者有本質區別。
車企肯定要擔責,無人駕駛真正普及的事故死亡率至少要低于千萬分之一甚至億分之一這樣級別的低概率,即使一億分之一,死亡的人數也不可小覷,設想一下,如果一家車企的無人駕駛汽車發生多起死亡事故,面對政府的立法監管以及民眾的輿論壓力,誰能確保這家車企不會破產?
降低發生車禍的概率顯然光有傳感器以及軟件是不夠的,因為在特殊情況下靠傳感器未必能感知到其他車輛,單兵作戰,而有了5G車聯網以及車載傳感器,車車之間,車人之間都能實時知曉各自的位置,提前做出規劃,避免悲劇的發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