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強勁承載 信息化惠及億萬人民
隨著“中國芯”的普及應用,大街小巷原本人手一個的諾基亞、三星、蘋果開始逐漸變成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網民的上網設備正在向手機端集中,手機成為拉動網民規模增長的主要因素。截至2015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只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1.27億人,占整體網民規模的18.5%。
“手機上網的人多了,網速不夠‘分’怎么辦?”、“網速快了,價格越來越高,以后都不敢開手機流量了!”這些擔憂逐漸成為困擾廣大“手機網民”的大問題。
提速降費,成為了廣大網民的共同期盼。
2015年5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部署確定加快建設高速寬帶網絡促進提速降費的措施,包括確定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促進提速降費。
截止2016年5月底,我國的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從2015年底的20.5Mbps,提升到29.5Mbps;光纖到戶的用戶數達到1.8億,占我國寬帶用戶比例的66.4%;4G用戶的發展非???,累計達到5.8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比例達到44.7%,4G網絡覆蓋全國城市和鄉鎮;互聯網普及率大幅度提升,其中固定寬帶的家庭普及率已經達到了55%,國家規劃中到2020年達到70%,這是先進國家的指標水平,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到62.6%,國家規劃的指標到2020年達到85%。
在4G用戶爆發式增長、流量資費持續下降的影響下,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數再創歷史新高。
截止2016年5月,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10.2億戶。光纖接入FTTH/0用戶總數達到1.8億戶,占互聯網寬帶接入戶總數的比重達到66.4%。
部分城市和一些城市的重點區域基本實現無線WIFI全覆蓋。
“網路”高速不堵車“互聯網+”打造信息化生活
快速、免費、便捷,WiFi無線網絡逐漸成為網民在固定場所下接入互聯網的首選方式。
在億萬網民中,通過Wi-Fi無線網絡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1.8%,較2015年6月增長了8.6個百分點。
隨處可“蹭”的無線網和飛速加載的4G移動網絡,推動著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發展。2015年,基礎應用、商務交易、網絡金融、網絡娛樂、公共服務等個人應用發展日益豐富。其中,手機網上支付增長尤為迅速。截至2015年12月,手機網上支付用戶規模達到3.58億,增長率為64.5%,網民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的比例由2014年底的39.0%提升至57.7%。
“以前買個東西需要跑到大商場。有時候必須要買的某件東西,一家超市沒有,還得換一家超市繼續找。費時費力,還得自己提回家。太不方便了!”市民的抱怨與煩惱,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崛起而煙消云散。
一天交易額達到912.17億元。這個看似根本不可能的數字,正是2015年11月11日一天,“雙11”活動中,天貓和阿里電商平臺交易額,刷新了世界同類電子商務平臺之最。
自“寬帶中國”戰略實施以來,以推動跨境電商、農村電商和電商誠信規范發展為新增長點,促進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增長和關聯服務產業發展繼續傲視全球。
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交易額達到20.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7%;網絡零售額達3.88萬億元,同比增長33.3%,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8%。
除了網購之外,互聯網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深入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現代居民在互聯網上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
2015年,1.10億網民通過互聯網實現在線教育,1.52億網民使用網絡醫療,9664萬人使用網絡預約出租車,網絡預約專車人數已達2165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