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董事長趙先明:IOT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
而中興通訊,也一直是NB-IOT的主要推進者和標準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在空中接口核心技術例如信道設計、短碼、多連接以及超低功耗方面均做出了主要貢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4352.htm數據顯示,在NB-IoT WI評估階段(2015年9月~12月),中興通訊共計輸出提案24篇,通過鏈路仿真、系統仿真和技術分析,并與其他公司一起,成功推動基于LTE的NB-IOT成為WI階段唯一候選方案;在NB-IoT WI標準化階段(2016年1月~6月),中興通訊多次擔任議題討論牽頭人和郵件討論組織人,共計輸出提案166篇,其中幾十篇提案被標準采納,NB-IOT技術貢獻位居第一陣營。
同時,著眼于更高速度、更低時延、更多連接的5G,也將于2020年開始實現大規模商用,從而促進IOT走向更大規模的全面應用。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們可以再來深入地聽一下,趙先明的演講全文: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大家!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IOT聯接萬物,聯生價值》。
通過本演講,我想和業界同仁分享一下,中興通訊對于第四次工業革命以及IOT產業發展的方式,業務和網絡部署的建議,共同促進IOT產業的健康發展。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人類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機為代表的蒸汽動力廣泛使用,這個時代也被稱做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征則是電能的廣泛使用,這個時代也被稱為電氣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則是計算機的大規模使用和普及,這個時代也被稱為信息化時代。
回顧這三次人類工業革命,可以歸納為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使能(Enable),通過革命向人類個體賦能(包括體力和腦力),從而極大提高了人類生產力和生產效率。人類歷史上歷次工具革命都是發展的里程碑,引起人類社會形態的飛躍,例如青銅/鐵器工具使得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到近代的蒸汽動力/電力和計算機等工具的使用使得人類開始進入工業社會并飛速發展。
第二個特點是是聯接(Connect),三次工業革命都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大規模聯接,例如蒸汽時代的火車、輪船形成的快速交通/物流網絡,進入電氣時代后又形成了航空、航天網絡以及有線和無線的通信網絡,進入信息時代后則形成了全球化的互聯網絡,全球70億人更加緊密的聯接在一起。
第三個特點是協作(Collaborate),聯接帶來的巨大影響是實現人類的大規模協作。這種全球范圍的大規模協作,帶來了人類生產力和征服自然能力驚人提升。例如,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以及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都是由數百萬個精密部件和零件構成,并需要幾十幾萬人的協同工作。
近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概念悄然興起,例如工業4.0的概念。但對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目前全球還沒有標準的定義,所以,我們可以借助前三次革命的要素進行分析。
我們認為,同前三次革命一樣,第四次工業革命也伴隨著使能、聯接、協作三個要素。
首先,使能的對象不僅包括人,還包括物,這個物不僅包括機器,甚至可以是動物,使得萬物具備感知和某種智慧。
其次,聯接的對象也進一步延伸到物,網絡要具備物的接入和服務能力,包括不同的場景、服務等級、QOS、成本、安全性。
第三,在過去互聯網帶來的人-人和人-機器的協同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物-物的協同,也許這種協同將充滿巨大的想像空間,將人類工業文明帶上新的高度。AlphaGO已經在人機大戰中完勝了人類的頂尖圍棋手,那么幾十上百臺AlphaGO協作,又將產生怎樣驚人的價值呢?
現在來看。這種廣義上的智能、聯接和協作就是目前流行的IOT(Internet of Everything)。但是我們認為,IOT所引發的不僅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包括對農業、服務業等人類社會基本業態,都會產生深遠影響和飛速進步。從而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
下面我們看看IOT對在各個產業的場景和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