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從獨步全球到光輝不再 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興衰史

        從獨步全球到光輝不再 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興衰史

        作者: 時間:2016-04-29 來源:蘋果日報 收藏
        編者按:從獨步全球到光輝不再,日本在失落的1/4世紀中,雖力圖振作,但仍無法跟上快速變化。

          20世紀80、90年代,日本工業實力達到巔峰,、液晶顯示器、高端機械設備、先進材料工業等等,獨步全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4/290488.htm

          可惜的是,到1990年初,日經指數由38915點的歷史最高點向下崩跌,短短2年半間跌至15910點。股市的下跌,戳破日本的泡沫經濟,日本產業領先全球的優勢也逐步腐蝕。

          短短10年走向衰敗

          1990年全球10大公司中有6家為日本公司,NEC、東芝及日立高居前3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僅居全球第4,而韓國三星電子尚未能進入前10大排行榜。

          1995年,日本公司只有4家進入前10大半導體公司排行榜,英特爾躍升為全球半導體公司龍頭,NEC、東芝及日立退居2、3、4名,三星電子及現代電子也擠進前10大。

          2000年,僅有NEC、東芝及日立進入10大,三星電子以些微差距,落在東芝及NEC之後,居全球第4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仍居全球第1,日本半導體產業在此時已走下坡。

          以往日本傲視全球的記憶體產業,也在韓國公司凌厲攻勢下,逐步失去競爭力。為提升競爭力,2000年NEC、日立的(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部門合并,成立爾必達,2003年爾必達合并三菱電機的記憶體部門。

          產業慘遭淘汰

          可惜的是,雖然集3家日本公司存儲器部門的爾必達,仍無法在競爭激烈產業中勝出,2012年宣告破產,2013年被美光購并,日本在產業中慘遭淘汰。

          日本不僅在DRAM產業中遭遇困難,在邏輯半導體中也同樣面臨激烈地競爭,2003年日立及三菱半導體事業部門合并成立瑞薩科技(Renesas),當年瑞薩營業額高居全球半導體公司第3名。

          可惜的是,合并帶來的不是成長而是每下愈況,2010年瑞薩與NEC電子合并成立瑞薩電子,仍無法有杰出表現,2015年營業額名列全球15名。

          2015年名列全球前10大半導體公司的日本公司,只有東芝1家。東芝的主要產品為NAND Flash,目前在NAND市占率為全球第2,僅次于三星電子。

          日商僅剩索尼CIS強

          除東芝的NAND Flash外,索尼(Sony)的CMOS Image Sensor(CIS影像感測器),是日本能在全球市場具競爭力的半導體產品。索尼的CIS以約30%的市占率,高居全球第1,在高端市場中,幾乎全部是索尼的天下。



        關鍵詞: 半導體 DRA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娄底市| 陇西县| 北流市| 海盐县| 改则县| 屯留县| 寿光市| 曲靖市| 定西市| 富宁县| 改则县| 横山县| 张家港市| 祁阳县| 纳雍县| 荆门市| 高青县| 南召县| 夏邑县| 合山市| 呼玛县| 榆林市| 内黄县| 杭锦后旗| 清流县| 乌苏市| 嵊泗县| 昌吉市| 顺昌县| 扎囊县| 五河县| 万山特区| 江阴市| 东兰县| 林周县| 大埔区| 枣强县| 漠河县| 绥化市|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