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臺積電擴大布局數據中心芯片市場 然軟件生態系是關鍵
ARM瞄準數據中心與高效能運算(HPC)市場,與臺積電聯手針對尖端7納米FinFET制程進行合作。這項合作延續了以往雙方在FinFET制程的研發經驗,但ARM若想成功進軍數據中心市場,可能還需有更完善的軟體支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4/289153.htmHPCwire報導指出,ARM為了打入由x86架構掌控的數據中心市場,聲稱將推出運算密度達10倍以上的芯片產品,而臺積電的7納米FinFET制程,將可協助ARM打造出符合數據中心與網路設施需求的處理技術。雙方將透過提升芯片元件密度,提高整體IT基礎設施的運算密度,并同時減少功率消耗。
ARM與臺積電已有前幾代FinFET制程的合作經驗。ARM的Cortex-A72處理技術便是采用臺積電的16納米和10納米FinFET制程。
對臺積電而言,與ARM的合作可讓其芯片制程技術跨出以移動裝置為主的市場,前進高效能運算的應用。臺積電在2016年1月時曾宣布,該公司預計于2017年投入7納米制程生產。
在宣布采用臺積電7納米制程之前,ARM的處理核心已開始滲透伺服器SoC。ARM指出,HPC社群一直是ARM架構伺服器的早期采用者。ARM針對HPC伺服器推出的64位元處理器,已被應用在新的數學函式庫。
ARM也宣布與網路伺服器芯片商Cavium合作,發展以ARM處理平臺為基礎的HPC和巨量資料分析軟體。
ARM能否在伺服器市場產生足夠的引力,一直是各界關注的重點,而移往較小的特征尺寸(feature size)將有助于創造市場動能。負責協調歐洲Mont-Blanc Project的Filippo Mantovani指出,移動市場的SoC發展,主要是由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華為等裝置廠商所推動,但除非這些廠商有意進軍HPC市場,否則移動SoC將無法直接套用在高階HPC系統上。
另一方面,ARM架構芯片在伺服器市場的發展進度可說相當快速,并且越來越受到歡迎。不過Mantovani認為,相較于在芯片上增加更多的功能,ARM目前最需要的,是為ARM平臺發展出可靠并統一的軟體支援,才能更快被HPC社群接納。
除HPC外,ARM也將繼續鎖定物聯網應用,并以其mbed技術為發展重心。mbed將包含一套專門支援Cortex-M 32位元微控制器的全端(full stack)作業系統,以及負責連接物聯網裝置的伺服器。
為進軍物聯網市場,ARM已宣布與IBM合作發展物聯網平臺,將ARM裝置與IBM分析服務做進一步整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