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市場分析 > 中興事件揭開追“芯”戰

        中興事件揭開追“芯”戰

        作者: 時間:2016-03-24 來源: 法治周末 收藏
        編者按:中興事件給中國再次敲響了警鐘:我國通信行業缺乏核心技術,缺“芯”的命門,這個事實也因此再無法掩蓋,除了自身強大,沒有其他辦法,這是中國科技企業、產業面對的共同問題。

          本月8日,美國商務部對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進行出口限制的命令,認為非法將美國制造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給伊朗。包括中興和三家子公司在內的四家公司被列入出口黑名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702.htm

          目前,美國商務部和中興正在進行磋商,著手緩解矛盾。由于事發美國大選期間,又恰逢國內“兩會”的關鍵時期,頗有些政治陰謀論的味道。

          然而拋開政治,此次限制令事件背后折射的,卻是中國長期缺“芯”、命門掌握在美國人手里的殘酷現實。限制令削弱了中興短期內的供應鏈,因其許多高端硬件芯片均來自高通、、IBM,以及其他美國本土公司。

          有評論認為,中興事件給中國再次敲響了警鐘,中國或將加快開發自主高端芯片的步伐。

          缺“芯”的國度

          如果說“中國威脅論”在科技領域與通信行業也引來了美國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因為近年來,中國確實在這些領域迅速崛起,拿到了多項“第一”:

          2013年,聯想成為全球第一大個人電腦供應商;2014年,華為成為全球第一大設備制造商;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TOP10品牌中有7席來自中國;2016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宣布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覆蓋人口超12億。

          如此驚人的發展速度,卻多是組裝、銷售和渠道關系的成績,少有自主研發與創新成果。也就是說,在核心技術領域,中國依然落后。若沒有歐美核心技術支持,以上成績當中,許多都會成為泡影。

          有市場觀察評論稱,“缺芯少魂”是中國最大的硬傷。其中,芯是芯片,魂是操作系統。

          芯片被喻為是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被普遍應用于計算機、網絡通信、消費類電子和汽車電子等領域。

          中國廠商最早在上世紀90年代開發過手機芯片,但都以失敗告終。近年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突飛猛進,自給率逐年提高。然而不可忽視的現狀是,這些國產芯片的成功應用大多在消費類領域。

          在對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工業、醫療以及軍事的大批量應用中,國產芯片距離國際一般水平仍差距較大。尤其是一些技術含量很高的關鍵器件,還完全依賴美國供應商。

          2013年,我國芯片產業進口花費高達2322億美元,已超過當年原油進口總額。

          打開中興、華為出產的基站,電路板上除了幾顆數字基帶芯片為自產,通信鏈乃至外圍測量電源電壓的芯片,都見不到國產供應商的身影。雖然整機廠通過自產基帶芯片掌握核心算法,但卻無法解決被國外芯片供應商“卡脖子”的問題。

          了解整機產業的人都知道,一臺基站假如有100顆芯片,其中只要有1顆被禁運,整臺基站就無法交付。就算找到團隊重新設計,一顆芯片從設計、測試到量產也至少要1年以上,高可靠性的工業級芯片需要時間更長。

          因此,此次美國商務部對中興的制裁若持續1年,其間中興所有產品將全面斷貨,合同無法履行,結果不言而喻。這一次,美國政府是掐住了中興的脈門,而中興沒有太多可談判的關鍵籌碼。

          一個事實也因此再無法掩蓋:我國通信行業缺乏核心技術,缺“芯”的命門,其實一直掌握在美國人手中。

          從瓦森納協議到戰略性試探

          缺“芯”,折射出我國通信設備產業大而不強、底子不厚的真實現狀,而這其中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因。

          1996年7月,在美國的操縱下,以西方國家為主的33個國家在奧地利維也納簽署了《瓦森納協定》,決定從1996年11月1日起實施新的控制清單和信息交換規則。協定包含兩份控制清單:一份是軍民兩用商品和技術清單,另一份是軍品清單。中國被列入禁運國家。

          無論從其成員國的組成還是該機制的現實運行情況看,該協議均具有明顯的集團性質和針對發展中國家的特點。上世紀90年中后期,我國一些企業到國際市場采購設備,都曾遭遇到《瓦森納協定》的限制。

          即使進入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協定也依然生效。此次中興事件中涉及的幾種芯片,正處于限制出口的重災區。

          從2011年開始,美國政府以安全等理由,多次對中興、華為等中國通信企業設限,并對中國通信企業的國際貿易行為持續進行調查,一度導致其部分業務受到較大干擾和沖擊。

          2012年起,中興因與第三國運營商一項數百萬美元的既有電信設備合同受到美國相關部門調查。中興明確表示已中止相關業務,但美方一直持續調查至今,并最終實施出口限令。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肖鷂飛認為,美方此次針對中興的貿易限制舉措顯然有復雜動機,“除了不能排除的國內大選因素外,當前希望通過限制自由貿易遏制中國通信產業發展,很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中國通信產業的主力軍,中興在中國通信業從弱到強的轉變中起到了關鍵作用。3G時代,中興緊隨國家戰略主推TD-SCDMA技術,與美國一起擠入了世界通訊產業的最高舞臺;4G時代,中國在通訊行業與美國分庭禮抗,中興在其中起了關鍵性作用。

          如今,5G提上日程,中興牽頭負責的5G課題研究超過30%,憑借一己之力就超過整個美國通信產業。更重要的是,由中興提出的Pre5G已完成關鍵技術測試,Pre5G Massive MIMO今年將至少在10個國家和地區內實現商用,且將于2016年至2017年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更大規模商用,這足以讓世界通信領域不得不看中國通信廠商的臉色而動。

          就在5G商用這個關鍵時間點對中興施以制裁,意圖不可謂不明顯。因此有評論認為,美國對中興實施全面禁運,已不單純是一個經濟問題,也不僅僅是國內選舉訴求問題,而是一次戰略性試探,是中美大國的博弈,事關下一代全球通信產業主導權之爭。

          追“芯”戰需抱團發力

          在國內市場強勁需求的推動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迎來了發展的加速期。近兩年來,中國的追“芯”戰已經打響:

          2014年2月,長電科技與中芯國際合資建立國內首條完整12英寸凸塊加工及配套測試服務;7月,華為聯合幾個伙伴,向英國物聯網芯片設計公司XMOS投資2600萬美元;9月,稱將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公司投資90億元人民幣。

          2015年2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向紫光集團的芯片業務投資100億元;3月,聯發科成立策略投資部門,儲備資金3億美元;8月,清華控股計劃在未來數年內,投資至少300億元人民幣用于移動芯片技術的開發,以挑戰市場“領頭羊”、中興最大供應商高通。

          與此同時,中國的手機制造商紛紛加入芯片開發戰團。有外媒稱,中興,聯想和小米都將推出自家的ARM架構芯片。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上,在自主知識產權和經濟軟實力上,與一些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今后的發展方向是要將“中國制造”努力變成“中國創造”。

          “十三五”規劃中,將“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的科技創新實力”定位為“搶占國際科技制高點的重要戰略創新力量”。可見,國家已將科技創新的高度重新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這在世界范圍內尚屬首次。

          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部署充分發揮國內市場優勢,加快追趕和超越的步伐,努力實現集成電路產業跨越式發展。

          除了政府層面的鼓勵和支持政策,有評論稱,產業層面也需企業抱團與聯合發力。

          “需要逐步加大自主核心技術的研發與合作力度,圍繞芯片、操作系統等方面的自主核心技術抱團,采用聯盟、深度合作等方式,推動自主核心技術的快速發展。”該評論稱。

          眾所周知,美國采用的是判例法,如果中興制裁坐實,以后類似案件將會參考本次。這對于所有缺乏自主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推崇學習美國企業精神的任正非曾提及,在芯片構筑戰略競爭力,“一定要站立起來,適當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若不合力發展,每一個科技企業都可能成為下一個“中興通訊”。



        關鍵詞: 中興 英特爾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隆县| 兖州市| 中江县| 宜都市| 平谷区| 鄂伦春自治旗| 客服| 望奎县| 哈尔滨市| 原平市| 西城区| 宜兰县| 大同县| 天津市| 剑阁县| 双城市| 西贡区| 武鸣县| 垣曲县| 呈贡县| 潜山县| 清镇市| 九台市| 安化县| 台北县| 杨浦区| 慈利县| 聂拉木县| 静海县| 上饶市| 许昌县| 丹巴县| 西乡县| 灵台县| 出国| 和田市| 盈江县| 苍梧县| 慈利县| 张家界市|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