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非接觸式電動車充電方式解析

        非接觸式電動車充電方式解析

        作者: 時間:2011-03-02 來源:網絡 收藏

          2009年7月,日產與昭和飛行機公司公開了電磁感應式非接觸充電系統,其傳輸距離為100mm左右,傳輸效率可達90%。

          但是,當停車位置出現偏差而導致發送與接收盤之間出現較大誤差時,則會嚴重影響電力傳送效率。目前,正在致力于停車的橫、縱向偏差在200~300mm范圍,同樣確保其具有90%以上傳輸效率的研究。

          

        充電工作狀態

          a) 充電工作狀態,圖中上為車載部分,下為傳送部分

          

        車載接收裝置總成

          b) 車載接收裝置總成

          昭和飛行機公司研制的電磁感應式非接觸充電裝置

          此外,上述兩家公司對傳送、接收之間進入動物以及金屬碎片等造成的不良影響也進行了研究。因為,這類異物會在二者之間產生渦流,從而導致發熱并影響傳送效率。

          長野日本無線公司,于2009年8月宣布開發出了基于磁共振的充電系統。與電磁感應方式相比,磁共振方式具有傳送距離長、停車誤差要求低等優點。可以在 600mm的傳輸距離內確保90%的傳送效率。但目前的傳送功率還比較小(約1kW左右),擬定從叉車等使用范圍進入市場,伴隨著技術成熟程度和傳送功率的提高,有望很快進入電充電領域。

          三菱重工業開發的微波式非接觸充電系統,將一組共48個硅整流二極管作為接收天線,每個硅整流二極管可產生20V的電壓和一定的直流電,能夠將電壓提升至充電所需的指標并可實現1kW的功率輸出。其優點是成本低,整套費用約合人民幣2萬元左右。缺點是傳輸效率低,目前的傳送效率只有38%。對此,三菱重工認為:“雖不適于快速充電,但作為夜間谷區充電,電費只有傳統燃料費的10%~20%。如果將發熱過大的磁控管用于生活用水加熱,則綜合效率可到70%。此外,在安全方面也有防止微波泄露裝置,使用中不會給車輛上的電子設備和周邊人員身上的起搏器造成影響。

          非接觸一經問世,便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同樣也值得國內同行學習與借鑒。與充電站、充電樁的建設投資相比成本較低,并且免去了接線所需的操作和等待的時間,具有布置靈活、使用便利、安全可靠等絕對優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抚远县| 当雄县| 沙雅县| 手游| 东丰县| 巴林左旗| 芮城县| 青神县| 旅游| 岳阳县| 莱州市| 忻城县| 四平市| 永修县| 江北区| 拉萨市| 砚山县| 宁河县| 连南| 玉山县| 桐庐县| 平阴县| 凤台县| 山西省| 通渭县| 驻马店市| 丰原市| 璧山县| 石狮市| 阜宁县| 巍山| 阿克| 闽清县| 新乐市| 丽水市| 长阳| 靖宇县| 丹阳市| 南宁市|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