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正交幅度調制解調器的FPGA設計與仿真

        正交幅度調制解調器的FPGA設計與仿真

        作者: 時間:2011-12-21 來源:網絡 收藏

        2 正交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2.1 CORDIC算法原理
        CORDIC算法是由J.Volder于1959年提出的。該算法適用于解決一些三角學的問題,如平面坐標的旋轉和直角坐標到極坐標的轉換等。 CORDIC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過一系列固定的、與運算基數有關的角度的不斷偏擺,以逼近所需的旋轉角度。從廣義上講,CORDIC方法就是一種數值計算的逼近方法。該算法實現三角函數的基本原理如下:
        設初始向量(x0,y0)逆時針旋轉角度口后得到向量(xn,yn),則:
        d.jpg

        式中:θi表示第i次旋轉的角度,并且tanθi=2-i;zi表示第i次旋轉后與目標角度的差;δi表示向量的旋轉方向由zi的符號位來決定,即δi=sign(zi);e.jpg為每一級的校正因子,也就是每一級旋轉時向量模長發生的變化,對于字長一定的運算,總的校正因子是一個常數。迭代n次(n→∞)后可以得到如下結果:
        f.jpg
        當給定的初始輸入數據為x0=1/k,y0=0時,z0=θ,則輸出為:
        g.jpg
        由上可知,xn,yn分別為輸入角θ的余弦和正弦值,故基于CORDIC算法可產生正交信號。
        2.2 CORDIC算法流水線結構
        由式(5)可以看出,CORDIC算法的實現只需要基本的加減法和移位操作,因此很容易用硬件實現。該硬件的實現可以通過圖2所示的基本單元級聯成流水線結構實現。在經過n(迭代次數)個時鐘的建立時間之后,每隔一個時鐘便能輸出一個運算結果。輸出精度由CORDIC算法中的迭代次數決定。如需提高精度,只需簡單地增加流水單元即可,擴展性很好,而且這并不會大量增加的資源耗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0890.htm

        h.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绥江县| 腾冲县| 乌审旗| 美姑县| 浦江县| 邹城市| 庄浪县| 大港区| 舟曲县| 临潭县| 揭阳市| 屯昌县| 古丈县| 瓦房店市| 吉安县| 双鸭山市| 方山县| 云和县| 涿鹿县| 化隆| 开江县| 枞阳县| 张北县| 洞口县| 海盐县| 昌宁县| 体育| 肇源县| 城口县| 布尔津县| 九寨沟县| 永寿县| 鹤庆县| 思南县| 宣恩县| 佛山市| 于都县| 新昌县| 金溪县|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