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synopsys數字前后端設計流程

        synopsys數字前后端設計流程

        作者: 時間:2012-03-30 來源:網絡 收藏

        前端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0570.htm

        1. 設計輸入 1) 設計的行為或結構描述。 2) 典型文本輸入工具有UltraEdit-32和Editplus.exe.。 3) 典型圖形化輸入工具-Mentor的Renoir。

        2. 代碼調試 1) 對設計輸入的文件做代碼調試,語法檢查。 2) 典型工具為Debussy。 3.前仿真1)功能仿真2)驗證邏輯模型(沒有使用時間延遲)。 4.綜合1)把設計翻譯成原始的目標工藝 2) 最優化3) 合適的面積要求和性能要求 5.布局和布線 1) 映射設計到目標工藝里指定位置 2) 指定的布線資源應被使用 3) 采用Altera公司的QuartusII和MaxplusII、Xilinx公司的ISE和Foudation布局和布線

        6.后仿真1)時序仿真 2) 驗證設計一旦編程或配置將能在目標工藝里工作(使用時間延遲)3)所用工具同前仿真所用軟件。 7. 時序分析

        8. 驗證合乎性能規范 1) 驗證合乎性能規范,如果不滿足,回到第一步。

        9. 版圖設計 1) 驗證版版圖設計。2) 在板編程和測試器件。

        1. 數據準備 Foundry廠提供的標準單元、宏單元和I/O Pad的庫文件,它包括物理庫、時序庫及網表庫,分別以.lef、.tlf和.v的形式給出。前端的芯片設計經過綜合后生成的門級網表,具有時序約束和時鐘定義的腳本文件和由此產生的.gcf約束文件以及定義電源Pad的DEF文件。

        2. 布局規劃。 主要是標準單元、I/O Pad和宏單元的布局。

        3. Placement -自動放置標準單元

        4. 時鐘樹生成(CTSClock tree synthesis)時鐘網絡及其上的緩沖器構成了時鐘樹。

        5. STA 靜態時序分析和后仿真。 SE把.V和.SDF文件傳遞給PrimeTime做靜態時序分析

        6. ECO(Engineering Change Order)。 針對靜態時序分析和后仿真中出現的問題,對電路和單元布局進行小范圍的改動

        7. Filler的插入(padfliier, cell filler)。 Filler指的是標準單元庫和I/O Pad庫中定義的與邏輯無關的填充物,用來填充標準單元和標準單元之間,I/O Pad和I/O Pad之間的間隙,它主要是把擴散層連接起來,滿足DRC規則和設計需要。

        8. 布線(Routing)。

        9. Dummy Metal的增加

        10. DRC和LVS   DRC是對芯片版圖中的各層物理圖形進行設計規則檢查(spacing ,width),它也包括天線效應的檢查,以確保芯片正常流片。LVS主要是將版圖和電路網表進行比較,來保證流片出來的版圖電路和實際需要的電路一致

        11. . Tape out。把最后的版圖GDSⅡ文件傳遞給Foundry廠進行掩膜制造

        數字濾波器相關文章:數字濾波器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大新县| 织金县| 济南市| 上林县| 虞城县| 司法| 泰和县| 甘泉县| 江山市| 道孚县| 常宁市| 潮安县| 涞水县| 应用必备| 淮南市| 山阴县| 延寿县| 驻马店市| 临沂市| 龙泉市| 饶河县| 玛纳斯县| 平利县| 邛崃市| 开封市| 沈阳市| 海原县| 黑水县| 宜兴市| 汉中市| 青岛市| 隆子县| 龙游县| 文山县| 前郭尔| 绥滨县| 红安县| 绵阳市| 林芝县|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