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電防火報警系統中連續過載電流調度算法的實現
式中:i表示定時計數器的中斷個數;Ti為一次中斷得到的時間總和,當時間累加和大于等于1時,說明事件應該得到處理,處理發生在當前事件所在區域內。但從該式可以看出,并沒有反映電流過載熱效應積累與長延時過載電流和短延時過載電流在處理方法上的不同,無論是在20 min的跳閘還是10 s的跳閘都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跳閘保護。為此,仍需要對上次進行改進,為了能過反映,熱積累效應采用反時限方法,即過載電流越大,跳閘時間越短。為了達到如此效果,將不同的電流過載下跳閘時間進行細分,在1.2In~1.5In過載段內,將跳閘時間20 min劃分為20,19,18,…,1,同樣將對過載電流段劃分出20等分分別對應各自的時間,同樣的方法應用到其他電流過載段內,劃分的越密集,熱累計效果越快,跳閘時間越短。這就解決了在短延時電流過載時跳閘過慢的現象。于是公式變為:
式(6)中的(t1/TA)由(t1/TA1)A1+(t1/TA2)A2+…,(t1/TA20)A20替換。式中:TA1,TA2,…,TA20代表等分時間;A1,A2,…,A20代表實際電流范圍狀態位,為1執行相應的加法運算。同樣的B,C,D的轉化采用同樣的形式。
在實際工程中根據需要劃分時間段,為了減少計算量一般不會劃分如此多的等分,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在長延時和短延時過載段內挑選幾個特定過載電流段進行計算。根據上述分析得出程序流程如圖1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8212.htm
4 結語
通過分析以往智能脫扣器的工作原理和實現方法,提出簡化的數學控制模型,得出了一套利用比較合理的基于時間比例因子的供電線路電流過載控制方法,不僅能夠解決在負載不斷變化情況下的熱功率記憶問題,而且實現了對長延時電流過載和短延時電流過載的反時限控制。控制算法簡單,不涉及浮點運算和指數運算。同時對A/D采樣按照等間隔采樣,采樣時間對瞬間干擾電流有抑制能力,由于是基于定時器循環采樣,所以跳閘誤差僅為一個采樣周期。設計方法在實際工程中檢驗,基本符合設計控制要求。
基爾霍夫電流相關文章: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