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載充電系統開關電源的EMC仿真分析
被仿真的波形電壓值如圖6所示,接收端顯示的波形呈現出很多過沖和下沖。它存在大量的高頻成分,和理論分析相符合,即開關器件存在的網絡往往由于其信號含有較多的高頻分量,流經器件本身時產生了過沖和下沖,所以在整板中是一個重要的輻射源。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6376.htm
圖7為在133 MHz高頻下EMC頻譜分析圖,實線垂直線代表實際PWM網絡時鐘信號基頻輻射值,上面的虛線代表FCC美國,點劃線代表CSPR歐洲CLASS B標準容限標準。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其輻射值超過了FCC和CISPR的Class B的標準限制。
根據仿真報告和理論分析,可擬定網絡的修改意見。
減小走線長度、增大線間距、減小介質厚度、對該網絡實現端接調整。在對原有網絡進行完善后再次仿真,觀察改善后IC接收端的波形以及不同頻率處的輻射值。
通過對比,圖8在接收端IC的過沖以及下沖已經被消除,而且,比之前的波形少了高頻成分,無論從信號完整性還是電磁輻射方面信號波形都得到改善。
同時EMC頻譜分析圖可以通過FCC和CISPR的Class B標準。
3.3 EMI抑制分析
通過以上的仿真分析,利用相關的仿真軟件可以對開關電源PCB板的EMI問題抑制措施有所了解,即增加線距減小、減小線長、減小介質層厚度、凈化入侵信號和網絡的合理端接。
4 結束語
本文基于仿真軟件Hyperlynx分析了某車載充電系統的DC-DC變換電路,對其中有開關器件存在的典型網絡進行了重點仿真。觀察其接收IC端的受串擾程度及輻射頻譜圖,根據仿真結果,采用加大線間距及串行端接的措施后,減小了整塊電路板的串擾,提高了接收顯示板接收射頻信號的穩定性,更進一步地減小了整個系統的電磁干擾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