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平板電腦需走出同質化價格戰泥淖
蘋果iPad引領的平板電腦熱潮愈演愈烈。不僅有戴爾(微博)、三星(微博)、LG、黑莓(微博)等國際品牌前仆后繼,也有國內廠商爭相投入平板電腦市場,期望分享“蘋果”大餐。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不可忽視——目前我國平板電腦大部分市場份額仍然是蘋果、三星這些大品牌的天下。鑒于眾多國產品牌在技術及硬件方面無法與蘋果等國際大品牌抗衡,因此國產平板電腦可轉而從內容方面予以突破。同時,關注國內市場,走本土化路線,從本土消費者的需求入手,或許能讓國產平板電腦找到新的商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8651.htm事實上,雖然國產品牌平板電腦不及蘋果、三星風光,但總體來看,目前國產平板電腦還是具有一定品牌競爭力的。聯想、紐曼以及壹人壹本的多款產品均引得眾多用戶追捧。
但這些品牌均出現同質化現象。據了解,目前上市的國產平板電腦大都采用安卓系統,外觀、硬件、配置也都基本一樣,產品同質化十分嚴重。
除了同質化外,國產平板電腦的價格戰也愈演愈烈。2011年10月,聯想對上市不久的7英寸平板電腦聯想樂Pad A1進行調價,2GB容量的版本僅售1000元,16GB版本僅售1399元。聯想的這一價格調整,立即在市場上引發軒然大波,一系列價格戰也隨之打響。
實際上,當前全球平板電腦市場勁吹降價風潮,而導火索是一向以時尚、高端形象示人的蘋果。僅售3688元iPad2國行版一上市便將價格拉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在行貨iPad2上市之后,幾乎所有的高端平板電腦都至少把價格下調到與iPad 2一個水平線上,甚至要遠低于它。而在這之后,惠普(微博)TouchPad的暴跌和黑莓PlayBook的大幅降價似乎又預示著新一輪的價格戰即將開始。
由此可見,國產平板電腦如果繼續走同質化和價格戰老路似乎已無任何勝算。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做好產品,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和產品附加值才是當務之急。
此外,國產品牌欲在市場上做大做強,除了在硬件性能、提供功能、價格方面下功夫外,還要關注國內市場,走本土化路線,這將成為國產平板電腦廠商從戰況激烈的平板電腦市場中突圍而出的重要武器。
在功能方面,國產平板電腦可打造同時滿足消費者娛樂和辦公功能的產品服務,例如針對國內商務用戶對平板電腦正不斷上升的需求,適時增加平板電腦中的商務應用服務的元素能使產品增色不少。此外,還可以針對我國市場增加許多本土化的設計與應用,如支持攝像頭、支持USB接口,支持Flash,支持多媒體格式、支持中文手寫輸入等。甚至可以通過平板電腦移動互聯的優勢,開發針對天氣預報、餐飲、KTV娛樂等方面定制擁有自身特色的服務。這些都是國產品牌平板電腦的機遇。
在我國平板電腦市場,對國內用戶使用習慣的把握和應用需求的深入了解,是國產品牌的優勢所在。對于國產品牌來說,如果能針對本土用戶打好“特色”和“本土”這兩張牌,即便無法超越iPad以及其他國外知名品牌,但仍有很大機會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