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市場分析 > 本土IC設計可持續發展之道

        本土IC設計可持續發展之道

        作者:王瑩 時間:2011-10-2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在技術層面,為何一些企業只能專注于一兩款產品,無法擴展產品范圍呢?是由于系統工程的平臺沒有搭好,核心競爭力還是缺失。因為大部分中國公司靠海歸、靠工程師搞幾個產品出來,但是沒有搭建一個平臺,這就很麻煩,因此發展沒有后勁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5193.htm

          系統平臺包括人才培養或技術的延續、積累,還有整個產品的擴展。創新和系統工程沒有建立起來,就會出問題。“相對而言,上海海爾集成電路公司的研發實力應該還是比較強的,因為公司員工90%都是研發工程師。公司研發投入大概是每年幾百萬美元。”潘松介紹道。

          系統工程平臺包括幾個方面:首先,定位在哪里,目標客戶是誰;其次,產品如何定義,如何實現快速上市、技術研發平臺能否實現產品的快速上市;再次,供應鏈交貨保證;最后,可靠性管理體系。

          應用創新的探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九研究院772所所長、北京時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元富談了其CPU的應用探索。趙元富分析,現在任何一個5到10人的CPU研發團隊,工作一年半載或最多兩年,肯定能拿出一款CPU,但是這顆CPU能不能用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在國產CPU研制出來后,要關注能否得到一系列的應用——有些應用盡管現在還不是很大,可能還處于萌芽狀態,但也沒關系,因為只有靠應用才能真正使國產CPU走向成熟。

          

         

          北京時代民芯公司總經理 趙元富

          時代民芯的實踐是:第一,確定軍用CPU和民用CPU雙線發展、逐步結合的模式,民用方向是靠市場為導向,立足產業。CPU的研制成功可能只完成了1/5甚至1/10的工作量,CPU真正要想用,其軟件工作量極大,必須要跟系統軟件、軟件的分析工具以及應用軟件這些單元相融合,才能真正建立CPU的生態環境。“這也是中國CPU在推廣應用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現在,時代民芯已把SPARC和ARM核的芯片應用在衛星導航、多媒體處理,用8位和16位MCU(單片機,微控制器)做醫療電子和儀表控制等。另外,時代民芯嘗試做電子設計大賽來推廣其CPU。

          “國產CPU、自主創新的名字很好聽,很鼓舞人心,但是現在去看,中國的IC很多是仿制國外的,因為仿制的最大優點就是市場人家已經給你鋪完了。目前,中國的公司沒有那么大的實力鋪市場,所以到底怎么能把國內自主創新的CPU甚至是一些相應的產品推廣,還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時代民芯定位在一些比較特殊的行業,這種特殊行業的應用軟件并不是像現在通用的CPU一樣誰都在做應用軟件。就像蘇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的C*Core已銷售5千萬個以上[3],應用于信息安全、數字電視/機頂盒以及移動存儲領域,它幾乎沒有軟件的再開發。



        關鍵詞: Intel IC設計 201110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南雄市| 河曲县| 焉耆| 新民市| 伊川县| 临湘市| 美姑县| 历史| 吴旗县| 永仁县| 治县。| 淄博市| 上栗县| 屏东市| 屯昌县| 根河市| 紫金县| 佛学| 景德镇市| 博客| 通河县| 卢氏县| 图木舒克市| 兴宁市| 滦南县| 胶州市| 都江堰市| 额尔古纳市| 贵港市| 毕节市| 康马县| 库车县| 固原市| 工布江达县| 剑河县| 岳阳市| 庄河市| 长白| 沙洋县|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