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面板商被曝每月開會商量定價
一份美國電子產品零售商對三星等面板生產商的起訴書暴露了面板行業的價格潛規則。起訴書中稱,日韓及中國臺灣的液晶顯示器廠商每月和每季度都會召開例行會議,商定液晶顯示器面板的價格和供給控制情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0291.htm昨日,美國一家名為BrandsMart的電子產品零售商對三星電子與其他面板商提出起訴,指控后者合謀人為操縱液晶顯示器的價格。據此零售商的起訴代表Interbond Corporation of America在起訴書中稱,液晶顯示器廠商的中高層主管每月和每季度都會舉行所謂“水晶會議”,商定液晶顯示器面板的價格和供給情況。這項會議起初是由日本廠商發起的,后來又將韓國和中國臺灣的一些生產商吸納進去。本案的起訴對象包括三星、中華映管以及日本的Epson ImagingDevices等15家公司及其子公司。
Interbond在起訴書中表示,從1996-2006年期間,這些公司就合謀組成了國際卡特爾,此期間電視機、手機和電腦等產品的液晶顯示器面板的生產都被此組織控制。“這些公司的合謀影響了全美數十萬億美元的貿易額。”
實際上,國際面板巨頭聯手操縱價格的指控已經屢見不鮮。去年5月,以夏普、三星為代表的一些日韓企業就因為涉嫌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在美國受到反壟斷制裁。這種操控包括抬高價格和壓低價格兩種,在我國面板企業還未有生產能力的情況下,這些面板企業抬高價格讓整機企業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而現階段這些企業開始不斷壓低面板的價格。
去年以來, 面板價格持續保持低位。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液晶面板價格連續11個月出現下降。一般來說面板上行和下行周期均為三個月,11個月連續下滑頗為反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不排除外資企業對中國企業的打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