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 譚永濤
邂逅·游離·回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016.htm初見譚永濤,你可不要被他“低調”的外表所誤導。看看他的工作履歷,聽聽他的職場見解,你會發現,原來他那嚴謹質樸的外表下還深藏著光輝歷程:1997年1月加入英特爾,擔任渠道部門客戶經理;四年半后轉戰同方,擔任全國銷售總經理;短暫的游離后,重回英特爾,用三年的時間來支持聯想,用一年的時間在ISV軟件團隊做客戶經理;目前負責總代理分銷業務。可以說,譚永濤的職業經歷,儼然一部與英特爾邂逅、游離、回歸的變奏曲。
一路感悟
1997年1月, 譚永濤經過數輪電話溝通,拿到了英特爾的offer,同時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新的工作崗位是渠道銷售,而在此之前,譚永濤一直在從事技術工作。“過去是和機器打交道,新的工作是和人打交道,我能勝任嗎?”
一面是興奮,一面是猶疑,譚永濤坦言,自己是帶著復雜的心情走進英特爾公司的。可是,在新環境耳濡目染的四年半,曾經的猶疑早已變成為堅定和欣慰,譚永濤找到了肯定的答案:“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英特爾,在這里,我改變了自己,也點點滴滴收獲著感動。”
“在一次周報中,我簡要向領導匯報了我所在的分公司總經理辭職一事,而我的老板在1個小時內便做了回復,并提出了三個問題:他的離職對英特爾業務的影響是什么?誰來接替他繼續工作?他辭職的原因是什么?”
時隔多年,譚永濤向我們描述當時的情景,還是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我們很多人可能感興趣的是他為什么辭職,但是我們的高管那么迅速地做出反應,而且焦點直指業務,這讓我一下子意識到業務管理的核心點到底在哪。”
“在銷售市場上,一般周五降價比較常見,員工周六、周日不上班,所以在一般人眼里,周一來反饋情況,實屬正常。但是我的老板卻把周五、周六、周日作為密切關注期,并提醒我們在每個周末至少一天直接到賣場觀察市場情況。”談及這樣的細節,譚永濤由衷感嘆,“英特爾這一及時敏銳反應市場變化的措施,讓我洞悉了渠道管理的真諦”。
“還有一件事,對我來說簡直是內心的震撼,而非僅僅是感動”, 譚永濤直言,通過這件事他意識到了什么是責任。
多年前,公司業務進入轉型的特殊時期。當時Michael所在的團隊沒有完成任務,根據慣例,需要有人承擔一定的責任,大家心里都有巨大的壓力。在這樣的艱難時刻,高層負責人Ian理智地分析了癥結問題,并宣布:“如果有人要承擔責任,那個人應該是我”。Ian的擔當給了整個團隊莫大的鼓勵,也穩定了軍心。
老板們專業、嚴謹、勇于承擔使譚永濤深深被感動,同時感悟到了管理的真諦。譚永濤也欣喜地看到自己的變化:“以客戶為導向,時刻關注業務層面的動態,專業、規范、嚴謹,這是英特爾給我的啟示。感謝這個平臺,讓我實現了由技術人員向職業經理人的跨越!”
最初加入英特爾時,譚永濤曾計劃以兩年為周期變換工作。期間,他曾把這個想法告訴自己的老板,老板也表示支持。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各種變化讓Michael將兩年的期限延長到了三年。
廣施影響
離開英特爾,譚永濤去了一家國內知名PC廠商,作銷售總經理。雖然在新的公司,可是譚永濤恪守著的職業化理念,行事規范,做事規范,并深深影響了自己的團隊。
“當時,華東地區的店面擴張,工作人員在報告中提出需要擴張20個店面。我就追問,為什么是20個?數量如何決定?做決定的時候,是什么理由?在我的質疑下,負責人對數據做了重新評估。” 譚永濤依然推崇英特爾“以數據為依據”的原則。
“在公司項目投標中,我會問,提出這個價錢的時候,有沒有了解競爭對手,有沒有了解歷史價格?”這樣的“事事計較”,是英特爾給譚永濤的啟示,而在新東家,譚永濤把它發揮的淋漓盡致。
游離的日子很短暫。一年后,譚永濤又回到了英特爾,這帶著這次游離帶給他的經驗,他選擇去支持英特爾的客戶“聯想”,他要在“系統了解英特爾對產業伙伴影響”。
在與聯想合作的三年,譚永濤過的并不太平,他與聯想一起經歷了2003年SARS病毒來襲的恐慌,經歷了2004年12月份收購IBM的巨大變革。
2003年SARS爆發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門,聯想的渠道銷售人員冒著生命危險,繼續在店面銷售電腦。當譚永濤看到此情此景,向聯想高層反映,如此精神理當嘉獎,果然聯想高層立刻親赴現場,去慰問渠道人員。
譚永濤坦言,“作為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企業,聯想在吸收英特爾的優秀理念中不斷壯大,同時,聯想‘客戶細分’等理念,以及產品推廣定位之準確也帶給英特爾很大啟示”。
在與不同公司的接觸中,在不同部門的穿梭中,譚永濤觀察著、學習著、思考著。他用自己在英特爾的感悟和感動影響著每一個團隊和合作伙伴。
心中有數
譚永濤說,是英特爾讓我心中有數,踏實工作:“幾個企業曾經找我,但是他們卻說不出對職位的明確期望。而在英特爾,我能明確的知道,公司對這個職位的期望值,所以我對自己的未來心中有數。”
雖說心中有數,然而,在“聯想使用其他公司產品的時期”,譚永濤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也有心中“沒譜”的感覺。
作為聯想是多年的合作伙伴,聯想過去給予英特爾人員絕對的自由與信任:他可以隨意走進聯想的辦公區,可以輕松在聯想為自己安排的工位上辦公,也可以和聯想的合作同事愉快地交談。但此時,原本輕松的合作關系變得“別扭”起來,更有許多涉及與其他企業合作的機密,聯想選擇了適度“回避”。
“怎樣保證英特爾和聯想的合作繼續進行,怎樣處理其中的微妙關系?”這些問題使得譚永濤很是頭疼,但似乎沒有現成的答案,只有付出更多的心血、時間,用更仔細的工作來處理工作。
聯想需要更多獨立的發展空間。譚永濤說,我理智上能夠理解,但多年的合作習慣無法一朝一夕就改變。而那段“別扭”的日子里,每天加班導致生活不規律,讓他呼呼長肉,體重迅速增加。
譚永濤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調整好狀態,他說,無論聯想做出怎樣的抉擇,我們都尊重聯想的決定,做好我們自己的本職工作才最重要。
經歷了風風雨雨, 英特爾總代理分銷業務雖然使譚永濤繁忙依舊,但從他的言談中似乎滲透出一份氣定神閑的意味,閑暇之時,也會活躍于英特爾羽毛球俱樂部。而當被問到是否意識到自己是個“工作狂”時,他也是憨厚地笑了笑,說,“工作本該如此!”就是這簡單一語,使我們感覺到譚永濤對未來工作應該已釋然于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