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微電子深挖“專利池”
2008年專利申請僅為3件,2009年猛增至159件,其中發明專利達146件,華潤微電子的在錫直屬企業一躍成為無錫企業中的專利申請大戶。這一裂變式增長的背后“推手”,是企業轉型發展,做大做深“專利池”的獨特理念,這不僅是公司知識產權戰略目標的重要部分,更是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9972.htm在一次與世界頂尖半導體公司的接觸中,華潤微電子高層發現,轉讓“專利權益”動輒可獲得上千萬美元效益。在國際金融危機來襲時,公司果斷調整了發展定位,把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首要工作,提出以研發為龍頭,構筑一個高質量的“專利池”,掌握“獨門絕活”,提升自己的品牌和創新能力。
轉型發展,華潤微電子有著較好的基礎。多年來,公司每年都投入數億元用于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剛出臺,華潤微電子就制定了符合自身特點的中、長期知識產權發展規劃,同時在國內招攬了一批通曉知識產權的專才,在企業內部專門設立了知識產權部門。公司還開發了專門的專利管理系統,制定了相關激勵制度,鼓勵員工勤思考、多動腦,在平日工作中發現創新點,激發“頭腦風暴”。從大型的技術攻關到小型的改動性設計,甚至是機器設備數據的適應性調整,公司數千名工程師都被動員起來,不斷地為“專利池”蓄水。
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華潤微電子圍繞8英寸晶圓生產線相關技術的創新方案多達145項,其中逾100項已申請專利,產生技術成果的數量幾乎是年初既定目標的5倍,進一步夯實了“8英寸線”技術平臺。以華潤微電子旗下晶圓代工板塊的華潤上華為例,2009年圍繞光刻、薄膜、腐蝕、擴散四大核心技術的創新成果占到全部專利申請量的61%,生產設備、檢測方法、環境安全等生產輔助性技術的創新成果占全部專利申請量的21%,日漸形成了晶圓代工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擁有的優質專利越多,技術的先進性和獨特性就越顯著,企業在行業內就會掌握更多的發言權,這種長線投入是值得的。”華潤微電子法律與知識產權管理部總監王頎介紹,根據公司規劃,今年專利申請量目標是300件,計劃在今后3年內申請專利1000件,5年內持有專利1000件,其中跨國專利占到5%-10%,逐步完善技術鏈,穩固在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領先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