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三星 臺塑集團準備好了
南韓三星電子大張旗鼓擴充DRAM產能,引發各方關注。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日前于內部會議表示,原先預期三星明年下半年啟動擴產,其進度比預期快得多,惟集團與美光合作的30納米制程已完成開發,今年將切入50、42納米制程,技術超越臺系廠商;對照先前65納米,生產成本優勢將提升約40%至50%,臺塑集團已積極審慎應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9301.htm三星大張旗鼓擴充DRAM、NAND產能,由于比原先預期將在明年下半年啟動快的多,也使臺灣廠商將被迫提前面臨新產業淘汰賽,但也突顯三星對DRAM后續產業前景,有偏多的立場。
南亞科董事長吳嘉昭日前指出,南亞科上半年全面導入50納米,華亞科于第四季跟進,南科更將在第三季推進至42納米制程試產,華亞科在第四季跟進。尤其,全球浸潤式微影設備機臺(50納米以下制程)僅有一家德國廠商獨家制造,目前都已買不到,交貨時程更是大幅遞延;所幸,集團提前布局,南亞科、華亞科合計約有10個機臺,將在8月交貨,后續追加的4個機臺也將在年底交貨,制程升級準備穩健踏實。
在制程大幅超前導入下,臺塑集團今年旗下DRAM事業可望走出虧損陰霾,收益貢獻更上層樓,發揮正向加持。明年配合制程全面再進化,獲利腳步加速累積。
從制程競賽角度來看,三星不斷投入先進制程,制造成本也跟著往下降。DRAM制程從70納米逐步導入60納米、50納米,每個制程升級約可發揮25%至30%的成本競爭力提振。
臺灣DRAM廠目前僅南亞科、華亞科可于今年順利切入45納米,技術制程提前推進30納米,且在設備採購上也早已準備就緒,至少在三星新產能增加前,積極把握復甦的市況,強化財務實力,為技術推升儲備能量。
根據臺塑集團規劃,南科第二季轉換至50納米,下半年計劃投入42納米,今年底產能將會增加200%;華亞科目前導入50納米制程進度順利,第四季將拉升到月產能13萬片,全產能生產。
尤其,明年可望推進到42納米制程生產,華亞科生產DRAM成本將只有現在三分之一,只要DRAM價格維持一定水準,臺塑集團旗下DRAM事業將是國內最有競爭力的DRAM廠,全球市占率也會大幅提升。
對于DRAM后市看法,吳嘉昭說,第三季DRAM需求、價格可望比目前升溫,惟目前歐洲經濟不確定因素升高,第四季能見度仍須觀察。惟在制程加持下,南亞科下半年營運表現肯定可大幅躍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