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教授新發明新技術 裸眼也能看3D
從去年到現在,電影中的3D技術應用越來越多,《冰河世紀3》、《阿凡達》……一系列3D電影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強悍的視覺感受,電影熒幕從過去的平面跨入了立體時代。然而,觀看3D雖然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視覺刺激,但那副必須佩戴的3D眼鏡讓人覺得不適,而且摘掉眼鏡之后,人會產生短暫的眩暈感。就在本月中旬,還 出現了南京觀眾看完3D版的《阿凡達》后進醫院的報道。那么,我們是否有辦法消除這種眩暈感呢?或者直接用裸眼看3D,而不用佩戴眼鏡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5559.htm最近,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王元慶教授就發明了一種裸眼看3D的技術。這究竟是怎樣一種技術?《發現》周刊帶你一探究竟。
看完3D《阿凡達》,小夫妻“知覺錯誤”進醫院
今年一月中旬,各大網站、報紙都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南京一對年輕夫妻看完《阿凡達》后,同時出現頭昏腦漲、眼睛干澀灼熱的癥狀。這對新婚一年的小 夫妻為了慶祝他們結婚一周年,排了兩個多小時的隊買了兩張3D版《阿凡達》的電影票。看完3個小時的電影回到家后,夫妻倆都感覺眼睛干澀,頭有點痛,本來 以為睡一覺就會好。沒想到第二天早晨,妻子突然頭痛加劇,嘔吐不止,丈夫也出現了相似癥狀。結果,小夫妻雙雙到醫院求治。
最后經過眼科醫生診斷,發現他們是因為連續長時間佩戴3D電影眼鏡,觀看了3D電影,導致眼部肌肉痙攣,眼睛的調節能力下降、調節速度遲緩,從而引發“視頻終端綜合征”。
眼科專家解釋說:“視頻終端綜合征”是指長時間近距離注視電腦、電視、游戲機等視頻終端,過度用眼引起眼睛疲勞而出現的一系列不適,嚴重者會出現頭 昏、惡心、嘔吐、肢體血液循環不暢等癥狀。因此有眼部疾病的人,例如青光眼等人群,不適合看3D電影。另外,遠視眼、花眼患者,本身視覺調節能力就差,再 加上外界誘發,特別容易出現視疲勞,因此也不適合觀看。
3D電影為什么會導致眼暈?南大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王元慶教授說,在人的內耳中有個叫“前庭器”的器官,它負責感受身體的平衡,如人體的運動方向 和加速度。3D畫面視角切換頻繁,這使人眼向大腦傳達“自己真的在動”這一信號,但大腦卻沒收到肌肉運動的信號。于是頭腦就會發生“知覺錯誤”的矛盾,人 就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而要消除這種眩暈,王元慶教授說關鍵是從技術上解決立體圖像清晰度的問題。
南大教授發明裸眼也能看3D效果的儀器
現在在影院觀看3D電影都要佩戴特制的眼鏡。經常去觀看這種電影的小艾則告訴記者,這些眼鏡除了會帶來眩暈的感覺外,所佩戴的眼鏡本身也不方便,也 不太衛生,拿到手上時感覺上面都蒙上了一層油或者灰,膩膩的。她曾經向工作人員提出疑問,結果被告知這些眼鏡都是干凈的,而且還不允許隨便擦拭鏡片。小艾 戴上后總覺得不自在。
小艾也想過,自己這么喜歡看3D電影,干脆自己買一副這樣的眼鏡得了,可一打探,才發現一副3D的配套眼鏡造價不菲,想想又舍不得了。據業內人士介 紹,一副3D眼鏡起碼超過700元,影院的工作人員在發放時也是千叮嚀萬囑咐,使用時要十分小心,損壞了可是要照價賠償的。于是,很多人希望看3D時如果 不用佩戴那副奇怪的眼鏡該有多好。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不戴3D眼鏡,用裸眼也能看到3D效果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