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P發布2009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發展報告
2009年12月17日,在無錫召開的200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暨第四屆“中國芯”頒獎典禮上,CSIP發布了2009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發展報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2168.htm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是信息社會發展的戰略性產業。2009年4 月國務院正式出臺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完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引導芯片設計企業與整機制造企業加強合作,依靠整機升級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實現集成電路等核心產業關鍵技術的突破。
CSIP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促進機構,廣泛參與了集成電路產業政策、條例的編制起草工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提供公共、中立、開放的服務。
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發展作為產業龍頭的設計業尤為重要。經歷了2008-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的滌蕩和半導體產業衰退的沖擊,中國IC設計業發展狀況如何?哪些企業在風雨中卓然屹立,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增長?哪些商業模式經歷考驗,彌堅彌強,表現出適應產業發展規律和引領未來的態勢?中國IC設計企業的工藝水平、設計能力如何?與全球的差距何在?未來5年國家應該重點支持的研發領域有哪些?
為全面了解我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技術現狀及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亟需解決的問題,發現推動產業發展的杠桿因素和企業的共性需求,進而為政府制定未來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提供依據,CSIP對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進行了本次調查研究。根據調研、統計結果,并經過核心問題分析、專題研討、專家咨詢等,最終完成了“2009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發展報告”。
本報告調查了近百家的業內公司,包括IC 設計公司,IP 廠商和設計服務公司。這些公司的產品涵蓋了廣泛的領域,如HDTV 、通信、多媒體移動終端、PMP/GPS 等。報告通過分析各企業的設計能力、工藝水平、IP 需求以及未來產品發展趨勢等,力求呈現出中國IC 設計業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企業需求,并提出了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報告研究發現及主要結論:
2009年擁有強大整機背景的IC設計企業成功抵御金融危機和半導體產業衰退的沖擊,獲得了超過行業平均增長率數倍的增長,它們的共同點是縱向整合產業鏈資源,在產業鏈的某一個環節上,取得核心競爭優勢,從而使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這或成未來中國IC設計業的一個發展方向。
自全球IC設計業進入系統芯片(SoC)設計階段,單個芯片上需要用到的IP越來越多。如果沒有足夠多并且有特色的IP,就無法設計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本土IC企業采購第三方IP難以承擔高昂的費用,完全依靠自有力量研發,又會延長項目開發周期,這已成為不少企業的兩難選擇。由于這種狀況不可能短期根本改觀,它將成為制約我國IC設計業發展的一個隱性障礙。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進入SoC設計領域,大多數公司將如何盡可能地降低IC設計周期視為他們的最大挑戰。我國IC設計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設計周期比產品生命周期長,Turnkey模式已上升至IP環節。
我國芯片主流量產工藝采用0.13微米和0.18微米,小部分公司采用90nm工藝,個別公司設計能力達到65nm工藝水平。中國IC設計公司在選擇工藝技術時更加務實,普遍表示視產品實際需要而定,以適用為度,而不會盲目追求先進工藝。從產品的集成度來看,我國IC設計企業普遍具備了100萬門規模以上的設計能力,最大設計規模已經超過1億門。我國自主設計的IC產品中SoC類芯片占主體,所占比例達到了29%,嵌入式CPU則是我國IC設計企業普遍看好的明日之星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