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設計應用 > 非易失性半導體存儲器的相變機制

        非易失性半導體存儲器的相變機制

        作者:Roberto Bez,恒憶研發中心技術開發部研究員 時間:2009-12-1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非易失性()在半導體市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別是主要用于手機和其它便攜電子設備的閃存芯片。今后幾年便攜電子系統對非易失性的要求更高,數據存儲應用需要寫入速度極快的高密度,而代碼執行應用則要求存儲器的隨機訪存速度更快。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1459.htm

          經過研究人員對技術的堅持不懈的研究,現有閃存的技術能力在2010年底應該有所提升,盡管如此,現在人們越來越關注有望至少在2020年末以前升級到更小技術節點的新式存儲器機制和材料。

          目前存在多種不同的可以取代浮柵概念的存儲機制,相變存儲器(PCM)就是其中一個最被業界看好的非易失性存儲器,具有閃存無法匹敵的讀寫性能和升級能力。

          在室溫環境中,基于第六族元素的某些金屬(硫族化合物)的晶態和非晶態的穩定性非常好。特別是GeSbTe合金最被看好,因為它遵守一個偽二元構成方式(在GeTe和 Sb2Te3之間),以下簡稱GST。

          在基于硅的相變存儲器中,不同強度的電流經過加熱器(電阻),到達硫化物材料,利用局部熱焦耳效應,改變接觸區周圍的可寫入容量(圖1)。在經過強電流和快速猝滅后,材料被冷卻成非晶體狀態,導致電阻率增大。切換到非晶體狀態通常用時不足100ns,單元的熱時間常量通常僅為幾納秒。若恢復接觸區的晶體狀態,使材料的電阻率變小,需要施加中等強度的電流,脈沖時間較長。存儲單元寫入操作所用的不同電流產生了存儲器的直接寫入特性。這種直接寫入功能可簡化存儲器的寫入操作,提高寫入性能。

          使用比寫入電流低很多的且無重要的焦耳熱效應的電流讀取存儲器,從而可以區別高電阻(非晶體)和低電阻(晶體)狀態。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化县| 洪江市| 黔江区| 微山县| 普兰县| 措美县| 洞头县| 石嘴山市| 台前县| 漾濞| 抚州市| 措美县| 夏河县| 方正县| 杭锦后旗| 南部县| 保靖县| 东明县| 调兵山市| 吉首市| 望江县| 冷水江市| 清远市| 林西县| 鹿泉市| 郧西县| 临汾市| 晴隆县| 贡嘎县| 松江区| 定西市| 济宁市| 图木舒克市| 库伦旗| 德安县| 府谷县| 遵化市| 商丘市| 梁山县| 西林县|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