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楊崇和:國內集成電路業或將迎來第三次造富熱潮

        楊崇和:國內集成電路業或將迎來第三次造富熱潮

        作者: 時間:2009-12-15 來源:DoNews 收藏

          被稱為是大陸“第一人”的楊崇和最近又拿到了個第一,當選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IEEE Fellow)。在大陸領域,他是第一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1249.htm

          IEEE是世界信息和高科技研究領域最著名和規模最大的跨國學術組織,IEEE Fellow是其授予會員的最高學術榮譽。在中國大陸約有50人曾獲得該榮譽。

          “有點意外,這更多是對產業的一種認可”,楊崇和說。他認為,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國內產業將在明后年集中出現數家上市公司,迎來第三次造富熱潮。

          第一桶金

          1997年楊崇和從硅谷回國創辦新濤半導體,開發通信芯片。同時他也帶回了“硅谷模式”,利用風險投資來創業。在今天互聯網時代,這種模式已十分普遍,不過在當時還算是首創。1999年新濤產品被松下采用,成為首個走出國門的芯片。

          楊崇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還是2001年在股市低迷的時候,以8500萬美元的“天價”將創辦4年的新濤半導體有限公司賣給了美國的IDT公司。這讓國際風險投資商看到資本退出機會,紛紛進軍國內半導體行業,直接帶動了該行業今后若干年的發展。在此之前,半導體大多是以國家資金扶持為主。

          不過在資深半導體人士老杳看來,新濤的成功只是偶然而不是必然。“新濤的成功并不代表本土IC的崛起,就像清兵偶爾可以打敗侵略中國的洋鬼子,也并不意味著以李鴻章為代表洋務運動的成功。”

          二次創業

          新濤被收購之后,依據協議,楊崇和在IDT工作了三年,2004年創辦自己的第二家公司瀾起科技。“那會市場上已經有很多的芯片公司和風險投資了,”楊崇和說。

          與其他芯片公司不同的是,瀾起一開始選擇了兩條腿走路,同時開發用于數字電視機頂盒芯片和高端計算機的內存緩沖芯片。楊崇和希望借面向不同市場的產品來平衡風險,當然這兩種產品所涉及的核心技術是相同的。

          2006年,瀾起獲得包括英特爾技術基金在內的1000萬美元投資,同年底推出有線數字電視接收芯片。在該領域,瀾起芯片目前已經占據60%左右的市場份額,累計出貨5000萬片。在高端計算機內存緩沖芯片上,產品也已經被惠普、三星等國際大廠開始試用。在這個領域,全球只有四家廠商介入,其他三家均位于北美。

          楊崇和認為,芯片廠商獲得成功離不開“技術+市場”兩大要素。技術積累是一件必須完成而又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回國之前楊崇和就已經在美國國家半導體等公司從事研發半導體研發。在市場選擇上,楊崇和認為趕上了國家推廣數字電視和云計算成為趨勢的好時候。

          就在楊崇和悶頭做第二家公司的時候,2005年開始,珠海炬力、中星微、展訊紛紛登陸納斯達克,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開始了第二輪造富熱潮。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镇原县| 阜宁县| 博罗县| 舒城县| 富平县| 大厂| 龙井市| 弥勒县| 三都| 娱乐| 法库县| 平定县| 涪陵区| 南乐县| 河曲县| 盐山县| 纳雍县| 平南县| 崇明县| 五峰| 莱西市| 宿州市| 靖远县| 德庆县| 广平县| 团风县| 凌海市| 遵义县| 大同县| 南阳市| 腾冲县| 佳木斯市| 沁源县| 通渭县| 夹江县| 托里县| 巩义市| 楚雄市| 巩留县| 岐山县|